庄舜婷 · 从换脸风暴探讨AI运用



人工智能(AI)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动人类进步,从自动驾驶到艺术创作,应用场景层出不穷。然而,近期我国多名政治人物遭AI深伪技术(Deepfake)“换脸”技术电邮勒索一事,却如当头棒喝,提醒我们:科技的光明一面,往往伴随阴影。
ADVERTISEMENT
以往的移花接木操作,到今时今日利用深伪技术的换脸技术,能将一张脸无缝“移植”到他人影像及视频中,真假难辨。
若用于电影、教育或医疗,它能带来巨大效益。惟当技术被滥用,则可能成为恶意武器。不法分子可以随意捏造影片,用于诋毁、诈骗、勒索,甚至操控政治。
当社会无法分辨真伪,公众信任将被侵蚀,舆论将被虚假讯息污染。对政治人物而言,形象与声誉不仅是个人资产,更是维系政治稳定的基石。一旦遭受恶意攻击,后果恐不仅是个人受损,而是整个社会信任秩序的动摇。
我认为,不能对AI带来的风险掉以轻心。法律必须迎头赶上。恶意使用换脸技术应被明确列为犯罪,并施以严惩,以保障受害者,同时形成震慑作用。其次,政府与科技公司应共同开发检测工具,协助公众识破虚假内容,提升集体防御力。
然而,法律与技术并不足够。真正的关键在于全民对这类问题的认知。当每个人都能保持怀疑精神与批判思考,不轻易被煽动性内容牵着走,假讯息才不会得逞。社会需要建立“免疫系统”,以对抗这场资讯时代的新型病毒。
AI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它不该成为破坏信任的工具。今日的换脸勒索,不仅是对个别政治人物的威胁,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一次试探。若我们未能及时筑起法律、技术与教育三重防线,明日受害的可能就是任何一个普通人。
科技无法倒退,但我们能决定它的方向。AI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社会的隐患,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这场风暴既是挑战,也是契机。
唯有在拥抱新科技的同时,建立坚固的规范与信任防线,AI才能真正造福社会,而不是沦为犯罪的帮凶。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