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市动态

发布: 7:04pm 12/09/2025

死亡

富贵集团

临终

郑振煌

死亡

富贵集团

临终

郑振煌

郑振煌:了解生命真相 死亡非结束 重生才有希望

大都会/本报:郑振煌临终自在讲座
郑振煌在讲座中分享生命与死亡的真相,以及临终自的课题,并表示死亡不代表结束,而是迈向更光明的地方。(黄志汉摄)

(吉隆坡12日讯)是人生重大课题,而如何自在地面对死亡也是我们生命中一大功课。

国际知名佛教学者、《西藏生死书》权威翻译者教授从佛法告诉你,死亡并不是结束,而是迈向一个更光明的地方,只有死亡才能够重生,才会有希望。

ADVERTISEMENT

“若世间没有死亡,我们是没有希望的,唯有接受死亡和超越死亡。”

他说,在广义上代表着分分秒秒接近结束,在这个当下无论是快乐或痛苦都是人生的真相;狭义来说则是接近死亡,在不可逆之下,生命即将要结束。

不过,他说,死亡不是结束,而死亡的过程正好是生的过程,唯有死亡,我们在生病中才会有希望。

他也说,若要往生好的地方或极乐世界需要光明,我们在修行时作光冥想,即想光明。

他是于昨晚为“临终自在-临终、死后、投生的真相”讲座主讲时,如是指出。

大都会/本报:郑振煌临终自在讲座
郑振煌(前排左七)在讲座与所有嘉宾及出席讲座的观众合照留影。(黄志汉摄)
全面认识死亡与生命

这场由与星洲日报《活力副刊》联办的讲座,是于昨晚8时在吉隆坡富贵生命馆举行,主讲人郑振煌在1小时30分钟内从佛法与佛经分享临终与死亡课题,让大众更全面地认识死亡与生命。

这场讲座同时以实体及脸书直播方式进行,并能获得不俗的反应,来到现场有超过150人,通过线上参与的观众则有近百人。

讲座最后半小时为问答环节,开放给线上与线下观众提问,针对更多有关生死课题寻求郑振煌教授解惑。

郑振煌现职佛学译著、讲授、实修指导,中华维鬘学会名誉理事长,并长期致力推展居士菩萨道及佛教现代化、国际化、学术化、生活化,以及长年于海内外主持佛学讲座、研习营及禅修营。

大都会/本报:郑振煌临终自在讲座
讲座预留半小时为问答环节,开放给现场与线上观众提问。(黄志汉摄)
身在何处 心就在何处

郑振煌表示,佛称生命结束为涅槃,即为圆寂而非死亡,也代表着圆满和心中寂静自在。

他说,我们视生病为苦,但在梵文中原意为不圆满,不只是生病苦痛为不圆满,包括世间的快乐都是无常,会过去的,同样是不圆满的。

要如何能获得圆满?他说,我们通过学佛、念佛,从而了解生病的真相及生命的真相,既能临终自在,也就是圆寂。

“有了佛法的智慧,就能圆满了,就会临终自在。”

他也说,所谓自在是指身在何处心就在何处,而不是身体在这里但是却在妄想,心不与身同在。

他也说,我们为有情众生,而佛说众生为身心两个部分的结合体,身代表着眼耳鼻舌,心则是我们的感受、意愿及心意识。

他也分享死亡过程需煖尽、寿尽和识,以及在临终中阴下,身心在临终下会出现外在征兆与内在征兆,分别是可被陪伴着看到的身体变化,以及只有自己能够感受到的征兆。

大都会/本报:郑振煌临终自在讲座
郑振煌教授在讲座结束后举行签书会。(黄志汉摄)
大都会/本报:郑振煌临终自在讲座
讲座获得不俗反应,线下出席人数有超过150人。(黄志汉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