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瑜:通过语言思考行为 3模式助改善孩子情绪



(士毛月6日讯)国际演说家暨畅销书作家吴娟瑜昨日到访士毛月,主讲“当情绪遇上教育:校长、老师、家长三方共学课”讲座,带领现场与会者包括家长及孩童了解家庭与亲子之间的情绪讯息,协助他们找到沟通的桥梁,学习如何相互理解及相处,进而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吴娟瑜很用心地带领大家,在现场让人们看见彼此之间的误会和盲点,并从中找回暖心沟通的情绪价值。
ADVERTISEMENT
上述讲座是由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主催,星洲日报、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雪州分会、马来西亚人文与科技教育创新协会及士毛月新民华小董事会联办,蕉赖十一哩华小、士毛月新村华小、加影育华华小及加影育华华中协办,昨日在士毛月新民华小礼堂举行,获得不少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等人出席。
吴娟瑜指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如果在误会或压抑的情境下成长,孩子看不到人生的希望,找不到自己的光芒,那是很可惜的。

家长应觉察孩子感受
她说,孩子如果有什么感受,家长要觉察,也可以引导孩子觉察,重新找到对的行动来沟通与相处,彼此就能共同成长。
她表示,在引导学童改善情绪方面,可透过3个模式,即语言模式、思考模式及行为模式。
她说,家长的语言模式要正面,即不要对孩子说“你很笨,你很差劲”, 而是说“加油,妈妈支持你,爸爸了解你”等等。
她表示,思考模式就是用正面的思考,举例说,孩子在成长期间难免犯错,家长应引导他,这才是好方法。
她说,在行为模式方面,举例来说若一名妈妈本身是健康、快乐的,带着愉快的肢体动作,那么孩子每天看在眼里,会透过镜像神经元去调整,跟着学习。

林进权:师长配合化解情绪风暴
士毛月新民华小董事长林进权在讲座上致词时指出,近来校园中学生纪律与霸凌事件频频出现,加上孩子们在情绪管理上也面对不少挑战,这已成为学校与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他希望透过讲座会上的分享,校长、老师与家长能更紧密配合,共同化解孩子们的情绪风暴,为他们营造更安全、更健康的学习与成长环境。
他感谢吴娟瑜不辞劳苦,远道而来主讲,为与会者带来开导及启发,同时感谢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用心策划与亲自主持,让活动更加精彩。
他也感激所有协办的华小与华中各单位,以及全国校长职工会雪州分会、星洲日报和教育界的朋友,正因大家的齐心协力,让讲座顺利举办。

蔡淑祯:用情绪发出求救讯号
全国校长职工会执行顾问蔡淑祯校长指出,“情绪教育”是当下校园非常迫切的课题,霸凌、暴躁,甚至自伤行为,其实都是孩子在透过情绪发出的求救讯号。校长、老师和家长若能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配合,孩子们就能多一份安全感。
她希望透过吴娟瑜的分享,不仅让教育工作者受益,也让家长们有更多启发。教育绝不只是课本和成绩,更是心灵的关怀与陪伴。
她也借此呼吁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学校与家长能有更多近距离交流的机会,共同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出席者包括全国校长职工会雪州分会代主席钱美燕校长、理事高丽丽校长、潘修郿校长、黄家全校长及蔡伟雄校长、雪州校长理事会主席黄西利校长、雪州教师公会主席郑玉容校长、育华华中副校长陈国栋、蕉赖十一哩华小校长戴素珍及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曾毓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