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宗求同 | 香火不熄伴海口半世纪 仙法师公庙守望渔村情



矗立在渔村海口的适耕庄仙法师公古庙,不仅承载着村民祈求海利丰隆、五谷丰收与合境平安的心愿,也陪伴一代代人走过岁月风霜,见证了地方信仰的延续与渔村社群的温情凝聚。
ADVERTISEMENT
这间古庙是由已故纪炳林于1962年从霹雳州九条(4条港)的仙法师公续香火而来,初奉祀于海口第三巷拿督公庙,供善男信女膜拜祈福。随着香火日益鼎盛,拿督公庙空间狭小不敷应用,理事会遂提议另建属于仙法师公的庙宇。

1963年农历五月初四,适耕庄仙法师公古庙正式落成,并举行普庙安奉金炉大典,成为渔村信仰的重要里程碑。随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办庆典,包括众神巡海出游,是当地一年一度的重要盛事,吸引村民与善信踊跃参与,展现了对共同信念与地方传统的守护。

两庙同心延续先辈信仰
适耕庄仙法师公古庙暨拿督公古庙理事会主席谢湖平表示,适耕庄仙法师公古庙与拿督公古庙(现坐落在热浪沙滩)如今虽为两座独立的庙宇,但理事会成员皆为同一团队,共同维护庙务与香火。
他说,两庙的存在不仅延续了先辈的信仰,也成为渔村居民情感与文化的纽带,让一代代村民在祭祀与庆典中,感受到守望相助的温情与乡土的归属。
“仙法师公搬迁至现址后,由于当时所用木材材质较旧,庙宇在落成约18年后便逐渐显露损坏的迹象,所以理事会决定着手重建,让古庙摇身一变成为更坚固的砖结构建筑,以延续香火与信仰。”

教育小组成立 文化传承不断
他说,为符合社团法令的要求,理事会于1983年成立筹委会,以执行古庙地契与社团注册任务,成功于1990年获得社团注册局批准为合法组织;拿督公古庙则在2014年完成注册,正式成为合法宗教团体。”
“这些年来,除了成功推动仙法师公古庙庙地转换为宗教保留地,也成立了‘仙法师公暨拿督公古庙教育小组’,积极推动教育与文化延续工作。”

他说,理事会在2016年向联邦政府申请拨款,为庙地修建篱笆和在庙地铺上洋灰,最终获得联邦政府拨出30万令吉进行工程。
“后来,仙法师公古庙的戏台因多年失修,每逢下雨就碰上屋顶漏水的窘境,影响了酬神戏班的工作。于是,理事会遂于2017年议决,将年久失修的戏台重建为多元礼堂暨行政楼,同时也将庙宇一旁的空地打造成美食中心。”

他说,重建工程于2018年1月4日正式动工,最终于2021年完工,总工程耗资达200万令吉,成为社区活动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据点。
“其实,大礼堂周围环绕着地底下的水沟,走在礼堂周围无法看到这些水道,这样的设计是依照神明的‘指示’而保留至今。”
他说,2001年12月,适耕庄仙法师公古庙成功主办了第8届全国仙法师公古庙联谊盛会,这是开庙以来最大的盛事。

古庙落成日办庙会 众神巡海出游
谢湖平表示,仙法师公的神诞虽然在农历九月初九,但因每间仙法师公庙都会举行庆祝活动,所以适耕庄仙法师公古庙在神诞时不举办酬神大戏或歌台,将庆典重心仍放在农历五月初四庙宇落成纪念日。
他说,每逢农历五月初四,村民们都会扶老携幼前来参加庆典,整个渔村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同时也是村民联络乡邻感情的重要时刻。
“这一天会举办众神巡海出游庆典,如果神明‘指示’邀请友庙参与,理事会便会发出邀请,否则则按常规进行。同时,在庆典活动上,也会邀请位于热浪沙滩的‘拿督公’到庙里来。”

他说,庙会在落成之日也会举办各项庆典活动,这不仅让庙宇香火鼎盛,也让庆典成为村民生活中充满欢乐与互动的场景。
“仙法师公古庙承载的不只是信仰,更是渔村居民情感与乡土文化的纽带。每年的庆典都让村民们感受到守望相助的温情,也体现了庙宇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同时,庙宇理事会每年农历十月初五都会拨款资助100名家庭收入较低的学生,同时也会发放20份红包给长者,传递爱心与温暖。

此外,谢湖平表示,适耕庄仙法师公古庙也接收门徒,但所有弟子必须遵守庙里的法门和相关法规。
他强调,师兄弟之间要团结互助,共同维护庙务与香火,延续庙宇的信仰与传统。

适耕庄仙法师公古庙
| 主要供奉神明 | 仙法师公 |
| 开放时间 | 早上7时至晚上8时 |
| 地址 | Lot 207, Bagan Sekinchan, Sekinchan, Selangor |
| 查询 | 谢湖平(012-312 1495)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