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市动态

发布: 5:30pm 17/08/2025

星洲日报基金会

跌倒

年迈夫妻

轮椅代步

星洲日报基金会

跌倒

年迈夫妻

轮椅代步

多病缠身 相依为命 八旬夫妻捉襟见肘

报道:庄舜婷、陈欢幸
摄影:苏思旗
星洲基金会筹款个案:陈醒华
陈醒华(右)与严玉云彼此相依为命,仅靠微薄的福利金及政府援助金维持生计。

(吉隆坡17日讯)八旬夫妻陈醒华与严玉云相守60余载,膝下无儿无女,彼此相依为命。多病缠身的陈醒华在去年杪后行动不便,如今只能以,两老仅靠微薄的福利金及政府援助金维持生计,生活捉襟见肘。

这对来自吉隆坡的夫妇陈醒华(87岁)与严玉云(86岁),是拉萨敏申组屋的老街坊,当年在组屋重组计划下,获得赔偿一间单位,就此安度晚年。

ADVERTISEMENT

陈醒华受访时指出,他在去年12月外出时在扶手梯上跌倒,伤及腰腿神经,左脚缩短了4公分,导致出现长短脚。

星洲基金会筹款个案:陈醒华
陈醒华站立时,左脚缩短了4公分而无法着地。

如今需仰赖轮椅代步,无法自如地站立行走。昔日他还会下楼购买报纸翻阅,如今连这般简单的日常也难乎为继。

“我曾多次到医院求医,照X光和进行物理治疗,最终医生仅开出止痛药缓解症状,我无计可施下寻求中医治疗,惟医生也束手无策,说我余生都要在轮椅上度过。”

他表示,如今他只能靠止痛药缓解腿痛,同时坚持在家做骑脚踏车运动,试图强化腿部肌肉以支撑骨骼。他必须锻炼腿部肌肉发达,用肌肉来保护骨头,才能站起来。

星洲基金会筹款个案:陈醒华
陈醒华只能靠在家做骑脚踏车运动,以训练强化腿部肌肉以支撑骨骼。
省吃俭用仍难以应付

陈醒华也说,他还患有前列腺、胃痛、呼吸道等疾病,常被气喘、喉中浓痰堵塞、频繁夜尿所困,而其妻子则患有心脏病、骨质疏松及脊椎问题,需长期佩戴固定腰背的支撑器具。

 他表示,他们每月仅靠妻子的500令吉福利金及爱心援助计划(STR)的1000令吉援助金过活,主要开销包括伙食费、组屋开销及到医院复诊的交通费。

他指出,他在政府医院就医无需负担医疗费用,但每次往返医院复诊的交通费来回至少需要40令吉,让本就有限的生活费更显紧张。

 他表示,两人平时省吃俭用,很少外出,每月花在粮食上的开销逾1000令吉。

 他说,目前居住的单位是当年拆迁时所获得的赔偿,虽无需供房,但每月仍需要缴付约230令吉的杂费,包括组屋管理费、门牌税、水电费、排污费、火险等,这些费用都比旧组屋费用来得高昂。

 夫妻坚持相守相伴

他也说,在过年过节时虽有亲友来探望他们,但因为大家都各有家庭,也无暇照顾两人。

他感慨,他昔日从事“工头”时聘请员工工作,可谓是人脉广阔,但如今年龄跟他相仿的朋友也并不多了。

 虽有建议他们入住老人院,但夫妻俩不愿分开,坚持相守相伴,作为彼此的依靠。

 他笑称,他在这片土地上经历过多个朝代政府,从日本统治、英殖民、马来亚政府到独立,见证国家的变迁。他是道地的老吉隆坡人,在茨厂街出生长大,居住在陈氏书院旁,如今已成了停车场。

筹2.4万援助金

经审核后,决定为陈醒华夫妇筹募2万4000令吉作为生活援助金,按月拨款1000令吉,为其两年。

有意捐助陈醒华(CHAN SING WAH)夫妇的公众,除了可以填写报章刊登的捐款表格、通过现金或银行转账汇款外,也可以通过链接(https://www.yayasansinchew.org.my/donations/4917),在星洲日报基金会网站注册为捐款人后登入,以信用卡、银行汇款或电子钱包转账方式捐款。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