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清理滞洪池 着重建篱笆” 居民轰承包商本末倒置



焦点社区:巴生卫星市双溪峇都50路
(巴生30日讯)巴生王城市政厅委任承包商提升卫星市双溪峇都50路(Jln Batu)滞洪池水泵房,被指放任滞洪池长草和池底堆积淤泥不及时清理,却先把滞洪池四周的围篱建到“美美”,让居民满腹狐疑:到底是挖深滞洪池防灾重要,还是建篱笆重要?
居民认为,一旦承包商把滞洪池的围篱全围上,市政厅改天要定期挖掘清理滞洪池,肯定又要把围篱拆下,挖掘机或神手才能开入,形同浪费公帑;且担心当局或很有可能任凭滞洪池在如此缺乏定期维护的情况下“弃置不理”,令住户又遭受逢雨必灾的苦果。
ADVERTISEMENT

他们认为,市厅作为上述滞洪池的同一个负责单位,无论是在挖掘清理滞洪池、或委任承包商为水泵房进行为期两年的提升保养工作,都责无旁贷,关键是要做好协调工作,即把滞洪池挖深及扩大范围以蓄存更多雨水后,建围篱应是最后的事情,而非本末倒置。
由于担心有关达10年的滞洪池在欠缺维护与保养下,反而演变成闪电水患祸害,居民向国盟巴生新城州议席服务中心主任拿督陈健达申诉此事,盼能引起市厅正视,尽快把滞洪池挖深,让居民安心。

莫翰:下雨须冒雨赶去开水泵
当地居民莫翰(43岁)今日向媒体申诉,水泵房过去是“手动”操作,上一任承包商把开关水泵的钥匙交给他,因此每逢下大雨,他就要从住家冒雨赶去开启水泵,把滞洪池的水抽排往季候风大沟。
他指出,滞洪池在过去都有获得不错的保养,包括定期挖掘池底;但近期却显得草草了事,承包商派出的神手,只是挖掘和清理池边部分,而且草率把挖出的淤泥全堆放在一旁,下雨时这些淤泥又渐渐被冲刷流入池里,等于白费心机。
他透露,上一轮挖掘池边是在3个月前,由于神手没法开入挖掘池中央底部,使得滞洪池如今长满杂草和变浅,不利于蓄水滞洪的功能。
“这里的淹水程度不轻微,2021年12月中大水灾时,水位高达成人胸部,居民纷纷爬上屋子二楼避难。今年4月大雨住家有进水,6月则是淹没道路,所以需要定期挖深防洪池。”
他更加担心,一旦围篱建好,挖掘器械将无法开入,当局说不定就对滞洪池“弃之不理”,把受灾苦果丢给居民承受。

陈健达:将呈函市厅反映
也是雪州民政党热点服务局秘书长的陈健达指出,滞洪池拦截垃圾的闸口已损坏,也不见当局派员修理。负责维护水泵房的承包商,不会理会负责范围以外的事情,加上滞洪池搁浅不获清理,他不解市厅为何不优先解决防洪治水的重要事情,反而着重在建篱笆的“美化工程”。
他表示,会就居民的忧虑呈函予市厅有关单位反映,要求必须优先挖掘清理防洪池,以安民心。
陪同者有陈健达助理洪裕慕和江邦健及居民莫加娜。
滞洪池并非“放任不管”
严玉梅:清除淤泥需配合程序
负责当地的巴生市议员严玉梅受询时强调,该滞洪池的防洪提升工程,乃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比如清除淤泥与泵站调校,需配合天候与招标程序执行,回呛反对党指责滞洪池被“放任不管”,乃不符合事实。
她受询时澄清,市厅委任2年合约维护与保养水泵房的是一户承包商,尚有其他承包商负责定期挖掘和清理滞洪池、以及建设围篱,根本不存在“建好了围篱,却不能清理滞洪池”的说法。
她说,本身在数日前通过媒体发布,关于市厅拨款16万6560令吉,为水泵房进行为期两年(2025年2月至2027年2月)提升与维护服务、以及拨款11万1360令吉,进行围篱与篱笆门安装工程,用意是保障居民安全,防止孩童或非相关人士意外跌入滞洪池的风险。
她重申,基于原有围篱年久失修、结构破损,必须全面拆除与重建。新围篱充分考虑未来的维护需求,包括预留可开启的机械通道结构设计,方便重型机械如“神手”,可进入挖据池底的清理操作。
“保养与提升水泵房的内容,包括水泵设备定期检查与测试、更换损坏或老化零件、定期清理垃圾拦截器、及自动化系统调试与维护等。”

市厅每年安排4次清理作业
严玉梅说,由于滞洪池容易因雨水冲刷,在池底和边缘堆积砂石和垃圾等杂物,须定期进行清理和挖掘工作。市厅每年都会安排4次清理作业,包括至少1至2次动用机械清理挖泥,其余由市厅园艺与清洁队手动清理,以维持蓄水容量与排水功能。
“目前清理工程已进入下一轮公开招标程序,预计完成后将继续执行,不存在‘清理一次就完事’或‘无人监管’的情况。”
对于反对党指责自动泵水系统无法停止、频繁烧坏,她披露,这类技术问题已纳入承包商为期两年16万令吉的长期保养合约中,一旦发现有运行异常现象,将由承包商负责检修与调校,不影响整体排水能力。

“市政厅对防洪设施并非‘一做了事’,而是纳入长期维护机制中。市议员也会定期追踪工作进展,确保工程符合安全与防灾需求。”
严玉梅呼吁,反对党若真心为民,应事先联系市议员或市政厅以了解背景,而非草率指责,误导居民对市政工作与系统性工程的认知。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