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生河边路临时摊位“转正” 新小贩中心料8月完工




(巴生14日讯)巴生河边路有40年历史的14户路边小贩临时摊位(亚瑞肉骨茶前),在获得巴生王城市政厅合法化“转正”,于6月15日拆除重建一座耗资9万令吉的簇新小贩中心以来,尽管原定4个月的工期要到10月15日竣工,但依目前神速的工程进度来看,有望在8月提早竣工。
根据本报记者今日向一名在场的工头了解,他声称目前进度已达50%至60%,再多两周即到本月尾,便可完成绝大多数工程。
ADVERTISEMENT

优先保留给14户临时小贩
负责当地的巴生市议员李锡稳日前实地巡视后告诉媒体,一旦工程在8月份顺利完工,就可由负责的市厅资产管理组官员,面试有意申请租档营业的小贩,并优先保留予先前14户临时小贩,待有剩余档位才开放予其他小贩申请。
“毕竟这里有40年历史。过去40年来没做到的事,现在我做到(向市厅争取重建和为小贩获取合法身份),小贩很高兴。否则不知道何去何从,尤其搬去咖啡店租档口营业,如今租金高昂吃不消。”
他坦言,尽管官员一开始是想用MyKiosk销售亭方式来取代路边摊,但这显然不合适。在他极力争取之下,终于搭建成一座有盖的小贩中心,且地上有合适予小贩自行摆放桌椅,让顾客堂食用餐的场所,盼能造福食客与社群。
他强调,当地邻近没有小贩中心,翻新重建的小贩中心位于河边路一排商店前内路,与河边5巷和4巷交界旁的空地,也会保留部分空间充作停车位,加上大路交通并不繁忙,所以有理由设置成市厅旗下的完善小贩中心,而甚于只能提供打包服务的路边销售亭。
“当地商民没有反对重建小贩中心,很多人都来找我,全都很支持。”
他表示,尽管官员在一开始的计划是把40年的临时路边摊拆除后,只把地上用洋灰铺平,献议提供MyKiosk销售亭让小贩仅售卖打包;但小贩向来的营业模式,是需要至少能烹煮和提供堂食的地点,所以他是依循小贩的诉求,向市厅争取应有的设施。

已颁布为小贩食肆
李锡稳披露,根据他了解,该处地点已被颁布在宪报为小贩食肆,且当地交通状况良好,河边路没有塞车现象,市厅有必要继续让小贩原地营业。
他初步估算,若以造价9万令吉,来计算这座拥有14个档口的小贩中心,意味每个档口的造价不到6500令吉。不过,小贩得自行向有关单位申请水电供应。
他透露,按照拆除前的统计数据,原有的14户有8至10户,即绝大多数为华裔小贩。余者包括嘛嘛(印裔穆斯林)或印裔、及巫裔各有2户。

李锡稳提醒成功租下档口的小贩必须奉公守法,完全遵守市厅制定的条规准绳,如不准转租档口牟利、禁聘非公民或外劳为摊位助手和帮工,否则市厅有权撤销执照并把摊位收回。
他表示,只要负责面试的资产管理组官员认定小贩合乎资格,便会发出执照和出租摊位,小贩即可拥有永久性的合法小贩牌照。不像过去属于非法路边摊,不时遭到执法人员取缔与驱赶,苦不堪言。
他赞赏小贩中心建好后,卫生、环境与整体美观都很好,对市容亦有加分效果。巴生小贩一年的执照费大约200余令吉,市厅旗下的食肆档位月租,介于百多两百令吉,视面积大小而定,只要缴付这些费用和遵照条例,便可获得营业保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