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勒紧腰带 捐款物资大减 慈善组织 叫苦千斤重




(八打灵再也14日讯)感受不到经济转好,百物齐涨的压力,慈善组织、福利团体倒是先体会到了!
政府从本月1日起,同步落实一系列与国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新政策及措施,涵盖销售与服务税(SST)的调整、电子发票实施、电费机制调整等等,虽说整体影响目前还未完全显现,但雪隆大部分福利机构已经先行承受压力。
ADVERTISEMENT
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大都会》社区报记者近日抽样访问了雪隆部分老人院或儿童福利机构就获悉,今年农历新年以来,所接获的捐款、物资捐赠明显减少,且近2个月来尤为严重。
撇开市场动向未明,以致人民消费或捐赠意愿减弱这个层面,其实各项新政策及措施的调整与落实,造成市场百物齐涨,也间接可能影响善心人士的捐款能力,以及物资捐赠数量。
有受访者就举例,原本约200令吉就能买满一购物车的蔬菜,惟如今却可能需要400令吉才能做到。意味着,若捐赠者无意提高捐献数额,那福利机构所获赠的物资数量,自然相对减少。

已明显感受到冲击
受访的福利机构负责人坦言,百物涨价带来的影响,他们已经明显感受到,尤其近两个月来更为明显,相信大众“勒紧腰带”减少开销,以致物资捐赠大幅降低。
他们感叹,SST扩大征收范围,已让许多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再加上电费本月起调整,预料运作成本将越来越高,而捐款减少的情况相信也会越来越严重。
有者提及,以往发出募捐号召,很快就能取得效果,但近两个月来,却可能要喊上10次,才会看到反应,甚至同样的物资募捐号召帖文,需要重复发布两三次。
另外,有者也相信,SST与电费调整的情况,在本月杪才会完全显现,届时情况或许更糟,惟无论如何,希望善心人士能继续给予支持,也欢迎大家直接登门探访,了解中心运作和确切的需要。
李金锋(康乐老人福利家园院长):无法估算电费涨幅
“这个情况差不多有两个月了,我们收到的物资数量明显少了许多,相信都跟百物涨价有关,毕竟以前一包约20令吉的冲泡饮料,现在需要三四十令吉才能买到,甚至以前30仙一包的盐,现在都要90仙了,所以物资捐赠量难免都少了。
随着销售与服务税(SST)扩大征收范围,相信这样的情况会更为严重,因部分打工族或小商家肯定会减少消费的。此外,电费本月起调整,我们还无法估算增涨幅度,只希望不要涨太多。

我们院内共收容36名老人,水电用量颇高,以前有开冷气,电费去到4000多令吉,后来所以我们就尽量不开,但每月电费仍需逾2000令吉,如今电费涨价,真的无法估计。
百物齐涨的连锁反应,我们已经先感受到了,以农历新年为例,冠病疫情前的新年期间,几乎每天都有人前来举办活动,惟今年初一至十五才只有两场……
每月基本开销需三四万
康乐老人福利家园每月单是水电费、医药费、伙食费、交通费与员工薪资等,就需要三四万令吉,而物资方面除了基本的柴米油盐,还需要尿片,以及一些能久收供煲汤的菜和肉类。
部分捐赠者会先致电询问需要什么,但有者不会。无论如何,若有意行善而不想被骗,我们非常欢迎大家直接上门参观,亲自了解中心整体情况。有意捐赠或到访,可以致电011-1192 0141与我联系。”
李勇钢(雪隆文华福利会儿童之家院长):用正面心态应对
“物资捐赠这方面很难说,时多时少随缘的,且现在物价上涨的情况刚刚开始,也许要等到月底才能看出情况。
不过,我从来不担心这些,且也担心不来,因为担不担心日子都要过,不如用正面的心态来应对,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我们必须有正面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带领孩子,改变他们的未来。
雪隆文华福利会儿童之家目前收留21名5至14岁的孩子,所需的捐赠与一般机构大同小异,但我更看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我会尽可能给孩子们补习,这方面每月就需约2000令吉,很需要大众的捐款支持。

接受教育,孩子才有希望。这群孩子都来自破碎家庭,一定要给他们读好书,才能有更好的未来。为了这点,除了让他们参与补习班,我向来也亲力亲载送上下课、亲自监督课业,孩子们成绩也都有显著进步。
如果有意捐赠物资和补习费,非常欢迎致电018-393 9375与我联系。”
彭际文(福爱之家创办人):白米库存不敷需求
“百物上涨对我们当然有影响,以往农历新年收获的捐赠,可以维持到七八月,然后9月遇到一些神庙节庆捐赠,就能补充物资,能应付到翌年农历新年,但今年却来不及了,我上个月白米的库存所剩不多,根本无法应付需求。
“喊”上10次才两三人捐款
其实过了农历新年后,这样的现象就开始出现,且近两个月最为严重。我从事30年儿童院志工的工作,却是这两个月才明白什么叫‘不容易’。以往慈善机构一呼吁,就会有很多人前来捐款,但近两个月,却可能要喊上10次,才会有两三人捐款。
以前通过脸书专页发文募捐物资,一周就会看到两三次物资送来;但现在我们同样的东西需要发布两三次、或者两周一次,才看到效果。
大家都勒紧腰带生活,没有闲钱捐钱只是其中之一,我有朋友在一些领域做生意的也申诉,6月的生意额大跌,市场低迷到租金都付不起。如今除了SST扩大,还要面对电费涨价,我初步估计中心的电费最少将涨七八巴仙。
我们本来以为行情会变得越好来越好,但今年真的很苦……首相说经济转好,并不见得,福利机构是最先感受到经济压力加大的团体,因为发动捐款的反应如何,最为明显。
拟落实“以商养会”补贴所需
按照这样的趋势,慈善机构不能再以被动的等待捐款、举办筹款活动方式运作,我们目前就筹划着在年底或明年落实“社会企业”,以‘以商养会’方式,盼能多少补贴日常所需,至少做到二三十巴仙的经费是靠社会企业赚取。
因此,除了一般募捐的方式,若我们真的落实社会企业,也希望大家能支持我们。有意了解,或捐款、捐赠物资者,可以致电016-225 0723跟我联系,或浏览我们的脸书专页查询详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