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发布: 11:17am 14/07/2025

籍贯

教主

异宗求同

兴化

宗孔堂

籍贯

教主

异宗求同

兴化

宗孔堂

异宗求同 | 兴化香火传巴生 宗孔堂百年不息

报道/陈炟谕
摄影/高建业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宗孔堂巴生市区加埔路的重要宗教地标建筑,也是信众心中的精神依靠。

人带来的信仰传承,百余年来在巴生市区深耕,不仅见证一代又一代移民的根脉传续,也静静地守护着本地华社的精神归属与文化底蕴。

这间由兴化人发起建成的“”,坐落在巴生市区加埔路一隅,外观气势恢弘,雕梁画栋之下香火鼎盛,是本地华人熟悉的庙宇之一。

ADVERTISEMENT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宗孔堂有设孝恩厅,以提供民众安置神主牌。

然而,若未深入了解其背景与信仰,许多人或许以为这是一间传统的道教宫庙,但当踏入其内,再细细聆听庙史、观看供奉、解读经文之后才恍然发现,这是一间融合儒、释、道精神的“三一教”庙宇。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卢明达对庙内的旧照片侃侃而谈,叙述宗孔堂百年来的经历过程。
卢明达:融合儒道释三家思想

宗孔堂理事会主席卢明达接受《》专访时表示,宗孔堂创立于1913年,是由兴化先贤郭和所发起建立,目前宗孔堂是巴生少数历史超过百年的庙宇之一。

他说,宗孔堂供奉三一(生前名为林兆恩,号龙江),是名明朝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并创办三一教,迄今已有逾500多年历史。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宗孔堂主祀三一教主,旁边两侧则为其中两名徒弟。

他指出,林兆恩的思想融合 儒、道、释三家,因此提出“道一教三”、“源一流三”的生成论,并因此被门徒尊称为三一教主或三教先生,又称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师。

“宗孔堂的庙貌与仪式形式虽然偏向道教风格,但其精神内涵却深植儒家的伦理价值与佛教的慈悲思想,这种‘道显、儒隐、佛藏’的表现方式,是三一教体系的独特之处。”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卢明达:早期南来的兴化社群,大多来自福建莆田、仙游及福清地区,这些地区原本便盛行三一教信仰,后来兴化先贤到了南洋,信仰随人而来,宗孔堂便成为巴生兴化人精神寄托的所在。

卢明达指出,早期南来的兴化社群,大多来自福建莆田、仙游及福清地区,这些地区原本便盛行三一教信仰,后来兴化先贤到了南洋,信仰随人而来,宗孔堂便成为巴生兴化人精神寄托的所在。

他说,兴化先贤初来巴生时,租用加埔路亚答屋设坛奉祀,1930年迁至加埔路35号,相隔17年后,即1947年再获政府拨地建庙。

“现址建筑历经重建和美化,并于2002年增设天公坛与牌楼,如今已成加埔路一带地标。”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孔堂培训出无数的经师(道士),目前已历经五代培训。
经师延五代 祖庙古经仍在

宗孔堂虽然起源于兴化人社群,但其信徒已不限于单一,信徒甚至遍布全国。

在庙务管理方面仍保留传统,由兴化籍出任理事会,延续百年来的传承。目前理事会成员,都是热心投入庙务多年的在地人士。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每年正月十五补运活动吸引上千信众参与,祈求新年顺遂平安。

不过,卢明达指出,宗孔堂培训的经师(道士)早已突破籍贯限制,甚至历经五代培训,培育出近百名经师,充分展现宗孔堂开放与传承并重的精神。

他说,值得一提的是,庙内仍在使用约50部源自莆田东山祖祠的古籍经书,显示其与中国祖庙之间的文化血脉依旧紧密相连。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宗孔堂虽然起源于兴化人社群,但其信徒已不限于单一籍贯,信徒甚至遍布全国。

“宗孔堂主祀三一教主,亦配祀卓祖真人(上阳真人)与圆通教主(观音菩萨),并供奉护法将军与护道将军为副祀。这种多层次、多神明共祀的形式,正好体现三教融合的精神与包容性。”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经师在三元庆赞仪式中诵经,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祈福。

他说,宗孔堂每年有三次崇祀庆典,分别在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庆上元 (传教大礼拜)、农历七月十四至十六庆中元,以及农历十月十四至十五庆下元,而经师都会在庆典上带领信众诵经礼赞,为国家祈安、为百姓祈福。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宗孔堂主席卢明达(中)与理事会成员合影,致力推动宗孔堂庙宇发展。左为蔡小宝;右是蔡国璋。
蔡国璋:补运庆典逾千人参与

理事会财政蔡国璋表示,农历正月十五的“补运”仪式是宗孔堂最受欢迎的庆典之一,每年都会吸引超过千人前来参与,场面热闹非凡。

他说,不同于其他庙宇按人头收费,宗孔堂的补运仪式以“家庭”为单位计算,每份仅需50令吉,实惠又具象征意义。

他不讳言,在百物通胀的年代,宗孔堂的实惠补运方式深得信众认同。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信众于惊蛰日齐聚庙前拜虎爷、打小人,祈求驱邪避祸。

蔡国璋表示,宗孔堂也于七月盂兰胜会举办功德法会,只不过逢闰年才会举办。

他说,由于宗孔堂有拜祭虎爷,因此每年的惊蛰日,也吸引许多信众前来拜虎爷、打小人和祈求驱邪避祸。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卢明达(左)指林兆恩的思想融合 儒、道、释三家,因此提出“道一教三”、“源一流三”的生成论,并因此被门徒尊称为三一教主或三教先生,又称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师。
蔡小宝:扎根百年不忘公益

宗孔堂不仅仅是宗教信仰场所,更是社区公益的重要支柱。

理事会总务蔡小宝则指出,每年岁末,宗孔堂也会前往老人院、孤儿院派发红包,也常年捐助华文学校及公益组织,秉持三教博爱精神,发挥信仰团体应有的社会影响力。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宗孔堂创立于1913年,是由兴化先贤郭和所发起建立,目前宗孔堂是巴生少数历史超过百年的庙宇之一。

“宗孔堂是宗教组织,也是巴生社区的一份子。”

他强调,宗孔堂扎根巴生百年,与华社文化、教育、信仰紧密交织,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承载了几代移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奋斗的精神象征。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图为1960年代,宗孔堂早期庙宇的旧貌。

巴生宗孔堂第11届 (2023至2025)理事会

顾问 黄清仪
主席 卢明达
署理主席 关源瑞
副主席 余朝铭、周嘉成、陈光开

总务

蔡小宝
副总务 蔡国煌
财政 蔡国璋
副财政 黄克棠
中文书 卢忠发、黄晓媚
英文书 徐福财
福利主任 蔡国明及全体理事
交际 刘源福、卢聪国
经师代表 丁秀德、薛正富
查账 卢福莺、柳玉妹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宗孔堂理事会依然由兴化人出任,延续百年来的传承。
(15/7见报)—大都会/异宗求同/巴生宗孔堂
宗孔堂有供奉神虎爷。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