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邦人冒死兜路求医 “请打开诊所后门“




焦点社区:龙邦政府诊所
(乌雪13日讯)龙邦政府诊所后门5年不开,年迈又病痛缠身的村民不堪长途跋涉,往车水马龙的隆怡大道(FT01)冒死兜路半小时求医的风险,集体恳请政府打开“方便之门”,解决民怨!
据悉,曾有村民在求诊路上,发生交通意外而受伤,使他们认为从大马路兜远路而行,是在冒险求医,形成不是病死就是被撞死的两难困境。
ADVERTISEMENT

安康路过去5年形同虚设
乌雪县龙邦新村村民申诉,由于后门自2020年的行动管制令起便长闭不开,使得原本从新村前往诊所只需要200呎的捷径——安康路(Jalan An Kang),在过去5年形同虚设。
“后门不开,我们进不了,被迫步行、骑脚车或摩托车,在隆怡大道风驰电掣的轿车之中,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兜大圈从诊所大门进去求诊。”
“众所周知,大道交通繁忙,轿车高速行驶时所形成的空气对流,会让在大马路穿梭而行的脚车和小摩托车摇晃,有些年长病人因害怕摔倒而不敢骑车,只能在烈阳的曝晒下步行。”

步行到诊所大门须逾半小时
他们指从新村到诊所大门的数公里路程,必须步行至少30分钟。
“若因为病痛和年老力衰,只能缓步慢行者,则需要更长的往返时间,在风吹雨打之下,实在是苦不堪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政府有必要重开诊所后门,给予大家方便。”
村民是通过雪州民政党主席张健锋的安排,向《大都会》社区报申诉困境时,这么表示。出席表达民意的有雪州民政党秘书庄福明、乌雪民政党副主席A.拉马劳及财政何益成等人。
村民众筹建捷径经费
据了解,从新村通往诊所后门的捷径建于2012年1月。当时是地主体恤村民之苦,而同意在自己的私人地段中,拨出约5呎宽、200呎长的土地,开设这条后来被命名为安康路的水泥小径。建路经费,是村民众筹所得。
村民指自2020年爆发冠病疫情后,诊所管理人是以控制病毒传染为由,将后门上锁至今。

张健锋:20日大扫除清理路边杂草
张健锋指出,如果雪州政府不作为,尤其是卫生局对村民的困境视若无睹,他将在本月20日率队进行大扫除,把因为被荒废数年而被杂草遮蔽的安康路清理出来。
“我们会动员龙邦市区分部以及新村分部党员,一起清路,以实际行动为村民请命。”
“这是村民的就医通道,理应受到团结政府的重视。尽管疫后村民多次向村委和市议员反映,但这些年来政府是漠视民声,后门依然紧闭,完全罔顾村民的实际医疗需要和交通安全,这种做法不仅欠缺人性,也是不负责任的官僚行为。”
他说,疫情已受控数年,各行各业已重新开放,但安康路却因为当局的漠视民意而持续被遗忘。

不可忽视求医权益和安全
“我了解到求医的村民被迫绕道而行,有些子女在外地工作的独居老人,因为交通不便而被迫花费数十令吉来召唤电召车接送他们到诊所看病,这对没有经济能力的长者是雪上加霜。”
张健锋强调,政府无论在何种情况之下,皆应以人命为重,不可忽视村民求医的权益和交通安全。
“村民没有要求特权,而是请求政府重开一条安全的求医通道,所以我党也促请卫生局及相关单位,重新开放后门,避免长者在大马路上兜路冒险求医。”
他补充,人民代议士不可仅是出席剪彩,在各种活动上亮相,而是更要为选民争取生活上的基本权益。
邀乌雪国州议员来大扫除
“所以我们也邀请乌雪县国州议员一同来大扫除,为民解困,因为这不仅是民生,更是公共责任问题。”
他透露,他已去函要求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雪州卫生局总监乌米医生、乌雪卫生局主任苏海达医生、乌雪国会议员哈斯尼占、乌鲁安南州议员慕祖丁等相关单位委人士关注村民的诉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开诊所后门。

张瑞芳:从后门看不见到访者
“诊所负责人指后门不开的主要原因是看不到来者何人,这让我们感到难以接受,因为不管是从前后或后门进来的病人,都同样要到柜台登记的。
我们的子女不在身旁,只能靠电召车司机帮忙,由于候诊时间太长,所以必须给司机加钱,让大家感到负担很重。”

陈玉华:收集签名反映无下文
“这条求医路,同时也是长者的心酸路,因为要看医生而从大马路兜路真的是太危险太难了,看到车来车往,大家都害怕。
本村管理委员会早前曾收集村民的签名,指会向当局请命,但事隔多日也是仍无结果。”

刘成福:政府诊所应体恤
“当年大家合资开路,求的就是一条安全的求医路,为什么政府反而要把后门上锁,迫使大家从危险的大马路绕道而行?
我认为政府诊所应该要体恤我们,不要等到有人为了求医而被撞死在大马路上才来亡羊补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