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益华乐团55周年音乐会 | 巧妙融入2大师之名 《辉煌55》致敬“顾黄”



顾嘉煇(1931年2月25日-2023年1月3日) 香港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及指挥家,被誉为”香港流行音乐之父 。生于1931年,早年赴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归港后积极投身音乐创作,成为香港电视音乐发展的奠基者之一。
ADVERTISEMENT
顾氏于1970至1990年代为无数经典电视剧、电影及流行歌曲谱写旋律,作品逾千首,代表作包括《上海滩》、《万水干山总是情》、《当年情》等,旋律深入民心,跨越世代。他所创作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巧妙融合中西元素,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性与感染力,不仅定义了香港黄金年代的影视音乐,更深远影响整个华语音乐界。
顾嘉煇一生获奖无数,曾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银紫荆星章、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CASH)“金针奖”等多个殊荣,以表彰其卓越的艺术贡献与音乐成就。(主办方提供)
黄霑(1941年3月18日-2004年11月24日),本名黄湛森,字亦芹。1941年出生于广州,后移居香港,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并取得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其多才多艺横跨音乐、影视、文学及传媒领域,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皆有卓越建树。
黄霑于1970至1990年代创作了大量深入人心的歌词与音乐,代表作包括《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倩女幽魂》及《笑傲江湖》等。他与作曲家顾嘉煇合作无间,二人并称“黄顾”,共同缔造香港影视音乐黄金年代。他的歌词意境深远,语言典雅而不失通俗,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展现了极高的文学与艺术价值。
黄霑一生获奖无数,曾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成就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专业精神奖” 等多个荣誉,以表彰其对华语流行文化的深远影响和卓越贡献。(主办方提供)

吉隆坡南益校友会华乐团《辉煌55》音乐会,除了记录该乐团创立55年的辉煌,亦致敬香港流行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2名作曲大师,顾嘉煇及黄霑;故此“辉煌”二字也涵盖了两人名字的意义在其中,取名颇有心意。
本期《星洲人》VIP访问多名音乐会重要“功臣”,深入彩排现场了解这场演出的筹备幕后。

李炳泰:2人佳作值得推广
询及音乐会选题初衷,吉隆坡南益校友会华乐团康乐主任兼《辉煌55》音乐会大会主席李炳泰指,音乐会选题初衷,源自乐团聚餐时对55周年庆的讨论,并提及华乐演奏曲目《香港电视主题曲联奏》,由此碰撞出核心概念。
“该曲目虽备受华乐团喜爱,但我们认为顾嘉煇与黄霑尚有许多未被广泛认知的佳作值得推广。”

李慧屏:2人音乐影响深远
《辉煌55》音乐会总务李慧屏补充,顾黄二人的音乐影响深远,尤其令乐团资深成员深有共鸣。因此“辉煌”不仅代表乐团55载,更巧妙融入两位大师之名。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吉隆坡南益校友会华乐团指挥兼《辉煌55》音乐会编曲人梁汉奎介绍,经多次探讨,团队从顾嘉煇与黄霑横跨半世纪的创作中精选曲目,并分为序章和4大章节呈献:序章为顾嘉煇3首早期作品;第一章侧重顾嘉煇个人创作;第二章聚焦黄霑的词曲创作;第三章则涵盖顾黄或与他人合作的武侠相关音乐;第四章收录顾黄后期作品,力求全面展现两位大师的音乐历程。

梁汉奎:重现旧时代港剧氛围
梁汉奎说,作为音乐会编曲人,他翻阅了不少资料及回顾两名作曲大师过去的作品,经由分析发现当年的歌曲创作用心精良,编曲、伴奏到演出都非常杰出。他们创作的音乐作品能成为代表并影响那个年代,甚至深远启发之后的世代绝非偶然,而是始于认真制作的起点。
他指,本次音乐会亮点在于中华乐器与低音吉他及架子鼓等电子乐器的创新融合,重现旧时代港剧主题曲的独特氛围。这些电子乐器是顾黄大师创作时常用元素,有时亦与华乐相辅相成。
梁汉奎谈及重新把顾嘉煇与黄霑的歌曲编曲的挑战,包括当年的编曲乐队或许并不大,使用单一的吉他搭配架子鼓,要把小乐队的编曲扩大至50人以上更为大型的乐队,有必要创作并加入原曲中本来没有的元素,使其丰富化之余亦不丢失原来的味道。
他也坦言,重编时遇到挑战,如原曲中部分和弦或音符的“错写”。他选择尽可能保留原貌,仅在音符及旋律上进行微调,以在尊重原曲与符合乐理间取得平衡。

陈国雄:改编成华乐具挑战
同时,《辉煌55》音乐会制作人陈国雄表示,顾黄二人的作品风格多样,从武侠到都市、摇滚及电子等,改编成华乐极具挑战。至于如何将曲目以“类舞台剧”形式串联,讲述两位大师的人生经历,也需反复构思。
李炳泰则表示,该华乐团已有多次举办音乐会的经验,其中包括纯华乐的演奏会,也有与其他本地女高音合作的机会,或是曾融入《红楼梦》等经典题材于其中,而各别得到的反响均相当好。
他认为,音乐会最大看点在于梁汉奎为华乐量身定制的全新编曲,并特邀女高音杜君宁、男中音龙纪翰献声,资深主持人李子昭则担任导赏旁白,共同打造多元表演形式。
“音乐会将以‘类舞台剧’形式串联章节,结合特殊视觉效果,营造穿越回港剧辉煌年代的沉浸式体验。”

杜君宁:编曲突破与新元素融合
首次与南益校友华乐团合作的杜君宁坦言,本次演出挑战巨大,尤其粤语歌曲多达十余首。但数月彩排后,她已渐入佳境,并从中受益匪浅。
“编曲上做了很多突破与新元素融合,搭配了视觉效果,相信届时带给观众的临场氛围感会是非常棒的。”
她透露,今年初曾因时机不合错过类似以香港无线电视台歌曲为主题的演出邀约,未料不久即获南益华乐团的邀约。她深感缘分,决定挑战这些常听却从未在舞台上演唱的粤语歌曲。
“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戏剧是跨代人的共同回忆。虽然有些歌曲已年代久远,甚至在她出生前已播映,但听着曲目列表,那些共同记忆便缓缓涌现。”
她指出,粤语歌曲韵调独特,为保持对年代歌曲的投入感,她特意在音乐会前避免演唱其他风格的歌曲。
以黄霑创作的《问我》为例,她直言,这首在她出生前创作的歌曲,加上黄霑原版中大量滚喉音的演绎,一度让她苦恼如何呈献。然而,练习后她愈发喜爱,尤其歌词中的正面与欢乐,使其成为她最钟爱的曲目。
李子昭兼任粤语正音老师
李慧屏透露,除两位主唱及伴唱老师外,为确保歌者粤语发音标准,旁白李子昭亦兼任粤语正音老师。
陈国雄补充,杜君宁与龙纪翰在本地艺坛享有盛名,尤其杜君宁的天籁高音,是他一直期待能与华乐碰撞出火花,可谓“觊觎”她的天籁已久,故借此次音乐会发出邀约。

入会33年 乐团如第二个家
李炳泰透露,他从在籍学生到毕业,参与该乐团已经33年,吉隆坡南益校友华乐团简直就是他的第二个家,假如家人见他本人不在家中,那么不是在华乐团排练,就是在前往华乐团的路上了。
“他们不仅是华乐团的成员,更是我的‘家人’,经历了种种时刻,我们共赴悲喜交加、磨合历练,作为师兄我肩负起把学弟妹们教好的责任,看着日复一日进步蜕变,再一起站上大舞台,那成就感是言语难以表达其中万分之一的。”
他感叹,一些昔日7、8岁的学弟妹,一晃眼他们的婚礼喜帖已握在手上,这既是感慨也感动。
“乐团成员年龄跨度11至41岁,鉴于本次曲目多为经典,师兄师姐需引导中小学生成员认识这些在他们出生前已存在的歌曲,这是一段既具挑战又有趣的探索过程。”

盼重拾全家围坐追剧氛围
李炳泰期盼音乐会能让观众重拾旧时全家围坐电视机前追剧的温馨氛围;如今,电子设备普及,人们虽身处一室却各自观看,“错过即流逝”的珍贵体验亦不复存在。
“音乐能唤醒记忆,如同金庸剧主题曲的前奏,能勾起当年守候电视前的感动,本次音乐会亦能带给观众相似的共鸣。”
陈国雄私推第三章节《江湖再相见》,赞扬梁汉奎鬼斧神工般将多首武侠经典巧妙串联成组曲,既重温经典,又增添磅礴气势。
梁汉奎最后强调,好的演出能留下深刻记忆,他期盼团队能抓紧最后时间加紧练习,让《辉煌55》成为观众心中永恒的美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