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星洲人

|

VIP文

发布: 4:42pm 02/07/2025

蒲种公主城城市公园

冷血动物

萤火虫

寻爬

夜游公园

蒲种公主城城市公园

冷血动物

萤火虫

寻爬

夜游公园

陈鸿亮带领夜游城市公园 “寻爬”探索暗夜精灵

报道:庄舜婷
摄影:陈世伟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陈鸿亮(右)带领《大都会》社区报记者走入蒲种公主城城市公园“寻爬”,探索夜间的自然生态之美,左为李燕韵。

原来城市里也有

城市中的公园,除了是居民运动休闲场所,也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甚至还住着稀有的萤火虫。

ADVERTISEMENT

是一座生物多样性公园(biodiversity park),是繁忙城市中的一块绿肺。

该公园的面积不大,占地只有11英亩,但却是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隐藏着许多人们平时并不察觉的生物。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蒲种公主城城市公园是一座生物多样性公园,也是两栖及爬行动物的栖息地。

《大都会》社区报记者在自然学家陈鸿亮的带领下,夜游蒲种公主城城市公园“”(Herping,意指在野外寻找两栖及爬行动物),探索公园夜晚神秘又迷人的面纱。

夜晚的公主城城市公园并不太明亮,必须有手电筒才能照亮前方道路,而手电筒成了“Herping”的神器。佩戴头顶手电筒或将手电筒置于眼旁,望向公园草地,就会发现有许多闪闪发亮犹如钻石般的物体,这原来是蜘蛛的眼睛。

陈鸿亮:爬行眼睛会反光

陈鸿亮指出,爬行和冷血动物的眼睛是会反光,当它们的眼睛对着你,就会清楚看到闪亮的反光,比较容易探索到它们。一般昆虫的眼睛是白色的反光,但飞鹅的眼睛则是橙色的光。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平时白天鲜少留意,原来公园内处处都是蜘蛛。

令人惊叹的是,原来整大片草地上有着不计其数的蜘蛛,它们平时在白天也出现在草地上,只是鲜少留意。

公园内可以听到的昆虫叫声,这通常是蟋蟀。我们也看到公园的树上有物体飞过,其实是蝙蝠和猫头鹰。

虎甲奇特之处边跑边停

接着探索到的是虎甲(Tiger beetle),这是世上其中一个最快的动物。

陈鸿亮说,虎甲奇特之处是会一面跑一面停,因为它们跑的速度比头脑想的还快,它们需要停着想一下继续跑。虎甲是凶猛的甲虫,会吃小昆虫,晚上通常是在叶子上睡觉。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在公园内发现的其中一种蛇是瓦氏蝮蛇,体色呈现黑绿色。(受访者提供)

陆续也看到一些甲虫,包括变色树蜥(Oriental garden lizard),因为其肚子白色反光很容易被探索到,还有特别品种红蚂蚁织叶蚁(Weaver Ant)、森林里的蟑螂、蚱蜢及蜥蜴等。

还未进入公园深处就天不作美,开始下起细雨。

陈鸿亮表示,下一些雨气候潮湿,冷血动物就会出来,但若连日来雨天气太冷,冷血动物不会出来活跃,因此“Herping”也要看运气。

尽管下着雨,一只艳丽的小鸟站在树枝上睡觉,成为公园里特别的一道风景。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尽管下着雨,一只色彩艳丽的鸟在树枝上睡觉。
城市公园仅拥“窗萤属”品种

陈鸿亮指出,瓜雪的萤火虫属于咸水红树林萤火虫;但在城市公园的是淡水萤火虫,通常只有一两只而已,不会群聚一起。

他说,目前他正在进行萤火虫研究,在武吉加拉联邦公园被发现了9个品种的萤火虫,而在该公园只有一个品种,即“窗萤属”(Pyrocoelia)萤火虫。

他表示,其实淡水萤火虫算是普遍,但城市发展过度,让它们的栖息地越来越少,所幸这里的萤火虫还存活着。

“我们所发现的是一只萤火虫幼虫,相比成虫比较难找,却幸运地被我们遇上。这只萤火虫甲虫是橙色,带有青色的灯,平时靠吃蜗牛维生。”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陈鸿亮指出,爬行动物通常会躲藏在树枝或树叶下,需要仔细观察。
光害影响萤火虫繁殖

在探索萤火虫时必须关闭手电筒,但由于城市光害严重,夜空霞光映照,环境并不是太暗。

他表示,其实光害对萤火虫并不好,因为它们是用灯来寻找配偶,如果城市的光害严重,就会影响它们繁殖。

“蒲种公主城城市公园的面积不大,却惊喜地出现一个品种的萤火虫,我们要继续保护它,提升它的繁殖率。”

他说,或许换个角度想,就因为公园如此小,周围全部被开发了,这些动物才全部聚集在这里;反而在大森林,它们有大的栖息地,想要看到会更难。

他指出,还可以在该公园看到萤火虫,证明它们能适应环境,但不晓得能适应到什么程度,若城市继续开发,光害太严重,没有充足的食物,水源肮脏就无法存活下去。

“瓜雪以萤火虫作为生态旅游,而武吉加拉联邦公园也逐渐往这个方向发展,为何我们不用这些公园来发掘生态旅游,同时也可以保育自然生态,而不是一直进行开发计划。”

他也提醒,若看到萤火虫时千万不要去捕抓,虽然属于甲虫,但成虫的翅膀很软,如果抓它门会导致翅膀受伤,就不能存活下去,幼虫则是很软很小只,如果打扰它可能会因为压力而活不下来。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陈鸿亮指出,爬行动物通常会躲藏在树枝或树叶下,需要仔细观察。
大学修生物科技 热爱钻研昆虫

陈鸿亮指出,他本身热爱钻研昆虫,以前是研究蚂蚁,如今则是研究萤火虫,对冷血动物也深感兴趣。

他说,其实他在大学是修读生物科技,目前会继续深造修读硕士,生物科技是在实验室内研究生物、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之类的分子(molecular),但在这个领域对动植物专业的人很少,因此他就投入两个领域的研究。

“我的实验研究工作是钻研在武吉加拉联邦公园的萤火虫,这几年我们的实验室已在该公寓研究到9个品种的萤火虫,而在沙亚南社区森林也发现一个品种的萤火虫。”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在野草丛生的杂草堆内,更容易探索到蛇类的爬行动物。
李燕韵:夜间勿一个人进公园

梳邦再也李燕韵指出,该公园是蒲种公主城的中心点,将会打造成为一座中央公园,而且也是蒲种区唯一的生物多样性公园。

她说,其他城市公园看不到如此多野生动物,因为是开发清理后才重新种树建公园,变成很城市化的公园,给人运动、打球,这些并不贴近生态和不够原始性。

“这是开放式的公园,全天候没有关闭,但促请民众若是夜间进入要很小心,不要一个人进来,我们也会担心他们的安全;最好是一群人一起,如今也有很多自然生态团队进来探索。”

她表示,该公园内也有湖泊,但这是防洪池,所有公主城的水都流向这里,因此往往会看到会出现垃圾,他们正计划在上游的进口处设置滤网来阻隔垃圾。

她与陈鸿亮早前也合作举办一场自然探索活动,希望通过有关活动可以让城市人更了解城市中的自然生态,若日后有需求也不排除会继续举办。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陈鸿亮举办一场夜游公园自然探索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公园内的自然生态。(受访者提供)
蒲种公主城城市公园发现的野生动物:

蛙类:

亚洲锦蛙(学名:花狭口蛙)

黑侧小姬蛙(学名:小弧斑姬蛙)

巴氏小雨蛙(学名:粗皮姬蛙)

田蛙(学名:泽蛙)

蛇类:

瓦氏蝮蛇

过树蛇

蜥蜴类:

变色树蜥

斑点壁虎

无脊椎动物:

猎人蛛(学名:白额巨蟹蛛)

哺乳类:

椰子狸(学名:亚洲棕榈狸)

萤火虫:

窗萤萤火虫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在公园里关掉手电筒后,发现一只正在发亮的萤火虫。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隐藏在树枝上的变色树蜥,若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在公园内湖泊的吊桥旁,发现一只“窗萤属”萤火虫的幼虫。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发现一只椰子狸,栖息在一棵树上。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蛇是冷血动物,若天气太冷,就不会活跃,若连日来雨天比较难寻获到蛇类。(受访者提供)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只要把手电筒放在眼睛旁,望向草地就会发现无数闪闪发亮的物体,这其实就是蜘蛛的眼睛。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陈鸿亮带来众人了解蛇的特征,近距离接触让人畏忌的冷血动物。(受访者提供)
(预编3日见报)大都会/VIP特稿:夜游公园探索自然生态
在蒲种公主城城市公园至今只探索到2个品种的蛇类,过树蛇是其中一种。(受访者提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