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立志医生:45.2%癌症死亡可避免 控饮食+减重 肿瘤几率减




(加影29日讯)由星洲日报基金会主办的“癌症不再等于绝症:癌症治疗的进展”讲座会,获得民众热烈响应,逾300人参与。
主讲者是来自中国的癌症专家牛立志医生及马来西亚癌症专家何国煌医生,主持人是专科顾问廖殷毅医生。
ADVERTISEMENT
这项讲座在星洲日报基金会创办的清平乐长者之家礼堂举行。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在现场进行直播,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也能够通过直播观看;讲座会除了有现场提问环节,牛立志较后也进行一对一咨询会,共有逾40人上网报名申请参与。
萧依钊:传授病人正确资讯
星洲日报基金会副主席萧依钊说,在冠病疫情后,罹患癌症的人更多了。许多病人在知悉自己患癌时,慌乱失措或陷于绝望情绪,在治疗路上走了冤枉路。
“我有善缘结识了在治疗癌症方面负有盛名的牛立志医生和何国煌医生,就邀请他们来给病人传授正确的资讯。‘仁心仁术’用在这两位癌症专家身上是贴切的形容词。”
“我们没有给予两名主讲人及主持人廖殷毅医生酬劳,连交通费都是自掏腰包,但他们真心诚意地倾囊相授。对此,我代表星洲日报基金会向他们表达诚挚的谢意,同时祈愿所有的病者离苦得乐。”

牛立志:定期进行癌症筛查
牛立志医生指出,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的寿命可以达到120至150岁,惟绝大多数人活不到这一年龄。
他说,威胁人命的3大杀手是癌症、心脏病及脑血管病,这些慢性病已逐年增加,原因是人们对于健康的无知,这包括名人在内;而肿瘤形成的两大因素是基因突变和免疫系统失控。
“我们面对20多种肿瘤风险,包括环境因素、家族史、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个人疾病状况、个人饮食习惯和个人生活习惯。”
他表示,常见的致癌因素可分为5大类,即行为、饮食、代谢、环境素和感染因素;要预防,就需要戒烟、控制酒饮、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增加运动及远离病原体。
“限制热量但注意营养的摄取,可以延缓衰老和延长生命。限制热量饮食,可以降低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脑萎缩的发病率。我们要控制饮食、减少肥胖、减少肿瘤的发生。”
他表示,只要抑制致癌因素,45.2%的癌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存活率就会更高。
他说,要定期进行癌症筛查,如乳腺癌、宫颈癌、结肠直肠癌、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肺癌的筛查。
他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癌症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并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通过适当治疗延长生存时间。
何国煌:患者应多动+吃对食物
何国煌医生向大家讲解癌症治疗的进展,癌症治疗法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
他指出,身体发炎、免疫系统失控、能量的改变、基因不稳定性等会诱发癌症。
他说,局部治疗包括手术、放射线治疗、冷冻疗法、射频消融法、栓塞法、电位疗法等;全身治疗包括化学疗法、激素治疗、标靶治疗、免疫治疗及替代疗法。
他表示,局部治疗可治好还未转移的癌症,也是治好癌症最好的方法;但假如癌细胞已经转移,疗效就不大。
他指出,不同的癌症,转移的风险不一样,如胰脏癌、胆管癌、肺小细胞癌转移得较快;癌症越早被发现,治愈率较高。
他表示,患者也应保持身心愉快,包括多动、吃对的食物激活免疫系统、睡眠、有利的环境包括社交和家庭、静心与重置,“丰盈来自给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