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包粽子要花肉 猪肉贵就买少少




(吉隆坡28日讯)猪肉,尤其是花肉乃端午节食品,粽子的重要食材,甚至可谓粽子之精髓与灵魂,故此生猪价格过去就算呈现“三连涨”趋势,婆婆妈妈们宁可少买,也不能不买!
《大都会》社区报记者走访半山芭巴刹一带,无论是猪肉摊贩、杂货商家或消费者均异口同声表示,在这一年一度粽子飘香的节日,包粽子应节依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ADVERTISEMENT

业者:消费者越买越少
该巴刹的猪肉摊贩受询时均表现得相当无奈,对于猪肉频频涨价,遭到顾客责骂也只得无可奈何,并且一名陈姓业者透露,消费者间已有越买越少了的势头。
“花肉层次分明,瘦中带有油花,包粽子再适合不过,过往的顾客即便家中人口不多,端午时期至少也会买上两公斤,可是现在经过接连涨价,花肉已达致每公斤超过40多令吉,由此推断消费者仍是会购买,但或许不会超过两公斤,因为太贵了。”
另一位匿名猪肉摊贩则补充道,纵然生猪价格调涨了3次,然而逢年过节基于猪肉需求大增,猪肉价格会短期调涨是业界不成文规定,那么端午节前两周会否再经历一波第四度调涨还是未知之数。
所以她非常认同雪隆屠业行主席李炳福多次透过媒体发出的呼吁,也就是政府有必要介入管制,勿让生猪价格一路狂飙不止,贵得变成奢侈食品!

不强迫女儿学包粽子
包粽子是一项技术活,以前的母亲都会手把手教导女儿学习,更流传着“学不会包粽子怎么嫁人”的“祖训”,但在半山芭巴刹采买食材的妈妈们回应记者皆表示,不会强迫自己的女儿学习包粽子,更不会强求入门媳妇肯定要会包粽子。
家庭主妇邓秀萍说,包粽子过程困难又累人,她自己都不乐意包了,如今市面上的粽子内里没包什么料,却一颗普普通通的肉粽就要7、8令吉,可是胜在省事方便,免去自己包粽那么麻烦。
“华人包粽子基本还是选用猪肉的,因为包裹肥滋滋猪肉的粽子有份特殊香气,这是其他肉类取代不了的,假如换成鸡肉,那岂不是变成了糯米鸡?一年一次,有些钱该花的还是要花。”

江勤僡:其他材料价格变动不大
反观包粽的其他材料,例如粽叶、花菇、腊肠、虾米、栗子及糯米等,受访杂货商则表示价格变动与去年相距不大。
天马海味参茸药材杂货批发行的经理江勤僡表示,猪肉价格调涨对于包粽其他材料或有些许影响,但相信不至于拉低整体买气。
她分析说,这些干货材料今年都没有太明显的涨幅,相信买气依然会维持住。
“猪肉变贵,不就对半切、放少一点,甚至不放肉也是没问题的,但粽叶这些还是得买的。毕竟自己包的粽子比外边卖的便宜,吃得也安心。”

她也提到,根据原产地、包装份量及品质的落差,从粽叶到虾米、栗子甚至粽绳的价格都会有高中低价位之分,而随着经济越发不景气,消费者趋向于购买中价位或中上价位的包粽材料。
“贵的买不起,但一年就那么一次,也别亏待了自己,在家里包来吃的多数会选择买中价位。而做生意的就会买好品质的,高价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