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会观点

发布: 5:58pm 17/05/2025

白象

MyKiosk

销售亭

白象

MyKiosk

销售亭

谢仲洋·铁皮箱物语

由房地部主推的2.0计划,近来在舆论及社媒平台都备受关注,皆因部长倪可敏在强调“该计划不是”的延伸回应中,声称一些小贩的月入可达3万令吉,甚至高过其本尊。

这番哗然言论,显然比国盟政客袁怀绍当初挑起该课题具争议的惊叹号,又高了好多倍。

ADVERTISEMENT

于是,我的脸书朋友圈帖文,近来还真被许多在全国各地,各类“斯人独憔悴”、没有开门营业的MyKiosk铁皮箱给“洗板”。

大家仿佛要用洪荒之力,来证明给部长大人看这些“大白象”,诚恳希望官方至少能做一些努力,让这些销售亭回归正业,而非沦为“摆美”局面。

部长大人没有正面回应这些销售亭为何放置了一年多,却有许多尚难以投入营业,反而用“小贩月入可达3万来避重就轻”;

另一边厢,各地方政府的市县议员,尽管信誓旦旦声言出租率高达八九成,但这和民众雪亮眼睛发现的事实又成反比,种种言论与回应交织在一起,只会对马达尼政权不断扣分。

在销售亭渐成烫手山芋之际,有关单位缺乏明确的公关回应论述,看似以为由时间来淡化一切,殊不知民众开始追究销售亭的成本造价是否合理,怀疑究竟项目是救济街边小贩、还是扶助标得合约的承包商?

无可否认,销售亭计划立意良善,志在简化小贩申请执照作业,“漂白”街边小贩做生意有定所;但只要这些铁皮箱一天还是空荡荡,难保民众肯定怀疑存在猫腻:不过“又”是一项共富的project而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