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发布: 3:58pm 27/04/2025

篮球场

计划

三育华小

篮球场

计划

三育华小

校园我董 | 筹划以校养校 “没钱就去找” 池美花 扛起隆三育华小大未来 

报道:陈佩莉
摄影:辛柄耀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池美花(左二)表示,学校三机构与校长和老师的用心被看到,让该校一直以来获得很多照顾。图为池美花与校长罗运美(左一)、署理董事长拿督黄震董(左三起)及副校长李振昌在校园内留影。

当一所华校董事长并不简单,在发展学校这条路上更是充满挑战,但吉隆坡董事长池美花却认为自己很幸运,在担任董事长这段期间获得很多人的支持,与她一起迎战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只要想到就去做,你开始做了就一定会有支援。”

ADVERTISEMENT

今期《校园我“董”》来到位于吉隆坡新街场的三育华小,该校董事长池美花加入该校董家教已有14年。她受访时指出,她是在孩子一年级就读该校时加入家协,从普通理事到成为家协主席。后来进入了董事部,曾经任职财政、署理董事长的职位,并于2019年前任董事长卸任时接下棒子,担起董事长一职。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位于新街场的吉隆坡三育华小以爱为出发,有教无类为各族孩子及特殊孩子提供完善的学习环境。
董事部需承担发展经费

前人种树,三育华小设备齐全,但同时还有不少设备仍需提升及维护,如该校前阵子为更换全新的自动篮筐,耗资2万令吉。

池美花说,董事部需承担学校各项发展所需费用包括提升设施所需、定期维护的花费,同时还要在教育部津贴有限下,承担超出的水电费。如果学校要推行任何,更需要找钱应付所需经费,尤其特殊班所需设施的经费不菲。

不过,董事部不视为困难或挑战,更不怕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做。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池美花表示,该校花心思办特殊班,因为特殊的孩子同样需要一个平台学习。
推行计划要敢敢去做

“如果没有钱,就去找。”

池美花表示,任何想要推行的计划都要敢敢去做,也相信只要开始做了,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来自外界的援助帮忙完成。

例如,该区即蕉赖区国会议员陈国伟每年均拨款给区内华校,三育华小就是受惠学校之一,而学校也有不少设施获得对方支持,如特殊楼为了保障学生安全而增设的围篱。

她也希望三育未来能被更多人关注到,包括他们的特殊班与特殊学生,而该校及三机构也很欢迎任何人或团体与他们一起合作,推动更多有益学生的活动与项目。

她强调,董事部不怕花钱,因为这些钱都是花在孩子身上,他们更多是希望能为孩子们提供更舒适及安全的环境。

要重建礼堂“以校养校”

池美花也说,董事部接下来策划将食堂、篮球场至旧校舍的地段重建为礼堂,希望学校未来能实现以校养校的目标。

“如果未来礼堂建成,出租费用将可补贴学校所需经费,比如学校为特殊班设了水疗活动,每次活动后都必须换上干净的水,这也让学校面对很高的水费。”

她指出,这项建设礼堂的计划策划了一段时间,而草图也已经有了,目前还在进行申请的阶段,待一切程序完成后才正式发动筹建计划。

她说,该校还剩下最后这一地段未发展,而旧校舍目前仅用于特殊学生沙疗及水疗的用途;担心长期荒废下去可能出现损坏,同时没有被善用也相当可惜,所以决定发展作为礼堂。

特殊班成学校“特色”

说起吉隆坡三育华小,不得不提的是特殊班,而这也成为了该校的“特色”之一。

该校成立于1947年,迄今已有78年历史,过去曾经历过“三迁”,最终在现址落地生根。

该校在高峰时期曾拥有约800名学生,但后来因零木屋计划及城市人口外迁的影响,学生人数大大流失,目前的学生人数仅百余人。

该校目前一共有196名学生,其中主流班的学生为110人,而特殊班则有9班,共86人。

刘国泉建议开办特殊班

特殊班的成立缘起与学生人数流失息息相关。池美花透露,当初因为学生人数锐减,加上发现班上有不少特殊孩子,时任董事长拿督刘国泉建议开办特殊班,希望借此提高该校的学生人数之外,也能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特殊教育,并获得三机构的支持。

她说,该校在2011年开办特殊班,当时是利用旧校舍作为课室,考虑到特殊孩子需要更舒适的学习环境,该校在2013年筹建作为特殊楼,并在2015年正式启用,作为特殊班的课室及特别用途教室。

“我们发现特殊班的孩子需要更舒适的环境,之前的旧校舍只要到中午就很热,孩子们一旦燥热就会引发情绪。现在特殊楼所有的课室都设有冷气,让孩子能更舒服地上课学习。”

特殊楼设施具训练用途

除了9间特殊班课室之外,特殊楼还设有特殊班图书馆、感统训练室、自我管理室、游疗室、烹饪室、电脑室及音乐室等,大部分都是为特殊班孩子提供,有着训练及乔正特殊孩子的用途,还有部分设施则是特殊班与主流班学生共用。

虽然特殊楼早在10年前已落成及启用,但是这些年来还是需要不断提升与维护,这些经费则是由董事部所承担。

她说,每一位接任者都愿意继续为该校所需而努力,包括现任署理董事长也是很积极地在外面筹款,为学校发展及提升。

“我是真的觉得我的学校很幸运。可能因为我们特殊班的关系(让大家关注到学校),也可能因为看到董事部真的用心,所以大家都很配合,即使筹款面对很大压力,但我们也不会想这么多,想到要做就去做。”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旧校舍目前用作为提供给特殊孩子使用的沙疗室及水疗室。
以爱为出发点 有教无类

池美花指出,在用心打造下,该校的特殊班赢得好口碑,吸引不少家长的青睐,甚至在2023年获得教育部记录为全马特殊班最多的华小。

她说,该校是以“爱”为出发点,同时也秉持“有教无类”。

她说,特殊的孩子是需要一个平台学习,否则他们应该何去何从?这也是该校及三机构坚持办好特殊班的原因之一。

“因为学校设有特殊班,主流班的学生更能理解及包容特殊孩子的与众不同,而我相信有爱的孩子去到外面也不会太坏。”

她本身也为特殊孩子因为在学校的乔正与学习,不仅自身情况获得改善且找到自己的才能而感动。

她分享,曾有一个孩子原本不与他人交流说话,但是却在进学校后的某年可以在台上弹琴;另一个孩子因出生时缺氧,刚进校时身体状况十分糟糕,无法很好走路,嘴巴舌头也难以控制,却写了一张满满的感谢信给妈妈。

开放式教育 鼓励吸取新知识

“我们办教育是开放式的,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吸取更多新知识,哪怕是特殊孩子也是需要学习的机会,不能抹杀他们学习的机会。”

她也说,有教无类的做法在主流班同样不例外,因该校特殊的地理环境,包括附近都是住有友族居民为主的人民组屋,该校的非华裔学生比例有约一半。

她笑称,该校的学生种族具体地体现“一个马来西亚”,除了三大民族之外还有伊班族等,但无论如何,校方或三机构都保持开放态度,也尽心为学校所需而努力。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学校篮球场不久前更换全新的自动篮筐,球场旁的走道也重铺,进一步提升学校环境。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三育华小的特殊楼在2015年启用,让特殊孩子有更舒适的学习环境。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池美花认为,如果想到就敢敢做,只要做了一定能获得外界的支援,包括该校很多设施提升都获得各界的支持,如位于学校一角的壁画是由老师免费绘画。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特殊楼内的感统训练室的各种设备均能帮助训练及舒缓特殊孩子的情绪,各种用具与器材均要价不菲。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为了提供舒适环境,课室内均设有冷气,所有设备包括桌椅也需采用更坚固的材质,保障孩子的安全。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三育华小软硬体设备完善,包括课室内设有精明教学设备。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特殊楼的走廊装有围篱。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学校特别设有一间特殊班图书馆,让特殊孩子借阅书本。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三育华小与生命线合作设置游疗室,为面对心理压力的学生借由游戏进行治疗。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池美花指出,水疗是受到特殊孩子欢迎的活动之一,但因为用水量高,让董事部面对昂贵水费的压力。
(28/4见报)大都会/校园我董-吉隆坡三育华小
池美花说,董事部接下来计划以篮球场至旧校舍的地段建设一座礼堂。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