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雪20日讯)在长颈长盼10年后,叻思天公坛终于获得雪州政府批下面积达4094平方公尺的庙地,得以延续宣扬传统信仰,打造慈爱社会的大事!
天公坛理事会主席许文铭表示,在该庙顾问廖书慧不懈努力与奔走下,于早前接获乌雪土地局发出的通知信,指已成功将叻思华小新校舍旁的一块土地宪报为庙地,意味着多年来兴建永久庙宇的目标有所突破,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ADVERTISEMENT
续投身公益回馈社会
“如今我们终于能够把搭建在住宅区内的小庙,迁到新庙地,继续过去18年来始终秉持的敬天爱人,积善行德的精神,不仅弘扬信仰,也积极投身公益,回馈社会。”
许文铭是在叻思华小有盖篮球场举行的18周年纪念慈善宴上致词时,这么表示。

许文铭:筵开90席筹获约6万
也是大会主席的许文铭亦在会上,宣布天公坛捐出1万8000令吉,资助乌雪县9所华小各2000令吉做为教育基金,以提升校园设施与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说,慈善宴会筵开90席,当中座无虚设,吸引各界热心人踊跃响应,共筹得善款约6万令吉,充分展现出地方社群对慈善与教育事业的鼎力支持。
“这也反映出本坛坚持回馈社会的理念,长年积极支持本区华教发展的行动,深获各界肯定。”
出席宴会的嘉宾有天公坛理事会财政苏宁发、筹委会主席郭美香、财政吴伟鸿、叻思新村管理委员会主席陈进杰、乌雪华小家协理事联谊会兼武吉丁雅华小家协主席周显扬、叻思华小校友会代表王永昌、万挠州议员蔡伟杰、乌雪前国会议员廖书慧及万挠兰姐清蒸非洲鱼东主梁文辉等。
分阶段建庙减经费压力
许文铭告诉《大都会》社区报记者,理事会计划分阶段筹建永久庙宇,以分散所需的经费压力。
“我们所获得的庙地靠近山坡,需要大量资金做填土和建造防止泥土倾泻的挡土墙,工程师初步估计单是如此便得耗费逾百万令吉,目前我们是经费不足。”
他说,除了考虑效仿其它庙宇理事会,把建庙的材料分拆出来开放让信众们以赞助的方式募捐,天公坛也需要政府的关注与拨款,以打造充满爱心和正能量的传统信仰场所,继续团结乡贤,共同推动更多有意义的善举与文化活动。
“我将与理事会成员详谈后,再推出筹建计划,以期早日达成建造永久庙地的目标,俾继续秉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推动更多公益与宗教文化活动,凝聚社会力量,共创和谐社区。”

廖书慧:先后两次向邓章钦反映
另一方面,廖书慧表示天公坛是在约10年前,接获地方政府的搬迁通知书后,开始寻觅永久落脚地。
“这是因为住宅不宜改装为宗教场所,理事会迫于压力,转而向我求助。”
她说,自己在2018年中选为乌雪国会议员后,先后两次向时任行动党雪州行政议员拿督邓章钦反映此事。
“最终获邓章钦出手相助,成功在屋业发展地中切出一段土地出来来充为宗教保留地,并于早前成功通过宪报,使事情获得圆满结局。”
她赞扬天公坛理事会为善不留余力,经常为叻思和周边地区的贫困家庭派送米粮,甚至是定期为行动不便的孤老送饭。
“在华团组织面对后继无人的困局时,天公坛却能吸引到年轻人的加入,共同维护传统信仰与发挥慈爱精神,是难能可贵,所以呼吁各界慷慨解囊,支持他们即将推行的建庙大计。”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