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港口直落昂利民华小迁校在即,尽管校友和村民对即将告别这所81年的母校依依不舍,但也深信利民只有“走出去才有路”!
随着直落昂从一个朴素农村,转变成如今的工厂林立,空气污染、校前大马路川流不息的大罗里和校园一年N次淹水等,对利民师生构成严重危害。
ADVERTISEMENT
2023年起从郑金记手中,接替成为董事长的校友杨裕川,担负成为母校史上关键的“迁校董事长”,为任重道远。
他在接任后积极处理申请新校地和迁校事宜,获得三机构及校方的全力支持,努力推动利民华小迁校计划。
他受访时把迁校计划,归功于郑金记早在2013年的建议和发动,并在16年任期内为了把空气污染对学子的健康危害减至最低,毅然发动筹款为每年级共6班课室全安装冷气设备,好让师生能在紧闭门窗的环境下安全上课,此为利民无奈“特色”之一。
利民华小虽是仅有97名学生的郊区小型学校,华裔生只有21人或22%,但软硬体设备应有尽有,每间课室都有可进行智能教学的精明教室。
办校路线是“人有我有”
杨裕川坦言,时代的改变,让他成了原校的最后一任董事长。从上任这两年来,都不断在进行和跟进迁校细节,去年随着迁校进程出现曙光后,随即成立迁校委员会。
他说,利民现有的办校路线,乃“人有我有”,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华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都颇值得期许。
“虽然迁校在即,但大家还是把校务工作做得井井有条,直到2027学年尾搬迁为止。若一切顺利,位于巴生顺利花园(Bdr Bestari)的新校舍,希望能在2027年建竣招生,2028新学年开学启用。”
他希望,在利民迁至新址后,能协助分担人数爆满的柏兰镇务德华小。2010年从巴生港口海南村迁至新址的该校,拥有1500多名学生。
他披露,创办于二战时期1944年1月1日的利民华小,原本是所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郊区学校。为道地直落昂人的他于1974年入学,1979年小六毕业至今46年。
他回溯到母校服务的机缘,乃始于前任董事长郑金记的邀请,包括让他有机会代表利民到董总开会,促使他更了解校务发展,2022年获推荐担任副董事长,以顺利接任。他曾任校友会副主席,参与和筹备75周年校庆活动。
建校计划料耗资2000万
杨裕川直言,不会因要迁校而感到舍不得,毕竟原校环境已相当恶劣。他2022年11月在校门口计算来往的交通流量,一小时半竟达到1500辆车次经过。
“在知道发展商把校地移交给州政府为华小保留地后,我们马上向有关当局申请保留给利民华小。第一期建校计划,预计会盖起4栋4层楼校舍,涵盖36间课室,包括办公室、校长室、科艺室、食堂等。礼堂和有盖体育场则列入第二期计划。”
他强调,新校建设乃根据政府2024年7月的最新设计指南,所有设备一应俱全,预计总耗资为2000万令吉,前期先从内部向校董、校友、村民和商翁等发动筹款,达到一个数目后才对外发动大型筹款运动。
他说,千头万绪下要先把第一期建校计划顺利完成,实现利民从郊区蜕变到城市学校的展望,该有的都要有。至于原校的3.8英亩校地,则会在迁校后交回给政府。
他形容,直落昂从过去到现在,依然充满浓浓乡情与人情味。即使他1995年迁出,村民之间都仍有来往。当地华裔人口从80年代全盛时期的130多户,减至目前的寥寥无几。90年代起工厂大兴土木,目前估计有500间大小工厂,不适合居住。

李培南:申请迁校难关重重
迁校委员会主席拿督斯里李培南透露,和利民的缘分,始于与杨裕川在生意上往来与神庙迁建的义务获助。
当他得悉利民进行了十多年的迁校计划,还是不能得偿所愿时,甚至以“将沦为微小、交通繁忙和野生动物入侵校园”3大因素申请迁校,还是被教育部驳回,他于2023年12月邀请水利灌溉局官员亲自到校巡视,寻策解决上课日的淹水问题。

“一周后的报告指出,校地被列为低洼区,校地低过路面近2呎,属于水灾黑区,且后面的排水沟中断。JPS认为不太可能维修(无力回天),且费用高昂,迁校为最理想方案。”
他说,经过安排两任副教长林慧英和黄家和来到巡视。但第一关的迁校批文,却卡在教育部和州政府的“互推”,直到他去年6月成功面见大臣拿督斯里阿米鲁丁,要求批准把校地颁布在州宪报为利民华小,最终在10月5日完成颁布手续(siar warta)。
“在拿到土地宪报后,巴生县教育厅和雪州教育局都支持迁校,教育部政策研究与规划组(EPRD)去年11月27日开会,议决通过利民华小迁校批准,并于第二次会议核准,正式发出迁校批文给董事部。”
他说,随着2月13日由黄家和宣布教育部发出迁校批文,迁委会需在2年内向EPRD提呈建校图测,以获准在新址建校、负责筹款第一期建校计划所需的2000万令吉、及向内陆税收局申请建校基金免税户口,以让学校筹款的事项免税和乐捐者享有扣税。

明年中展开大型筹款运动
李培南直言,迁校事务需各方面同步进行,才能很快实现新校在2028年入学的目标。希望由他领导的迁校委员会,可完成第一期和第二期建校计划,并以“直落昂礼堂”来命名,展现与原校的情谊和代表性。
他说,筹款运动始于去年9月28日的校庆80周年,迁委会决议,所有给利民的捐款都作为迁校基金,并打算今年尾动土后,明年中展开一场大型筹款运动,欢迎商家、大集团、华社组织与基金会踊跃乐捐。
他欢迎建筑公司捐赠建筑材料,比如Kimgres瓷砖厂赠送一批瓷砖,先寄放在福灵宫神庙。捐助不一定是金钱,尚有建材和义务人力提供,如专业会计人员等,希望校友和村民能优先相助。

林美丽:号召校友为母校贡献
校友会主席林美丽矢言,全力支持母校迁校,并指成立33年的该会承担30万令吉建校基金,号召校友齐为母校贡献。
“希望利民搬出去后发扬光大,把利民的名字留给下一代,培育更多国家栋梁。”
2018年上任的她说,当时配合成立27周年举办联欢晚宴,筹获20万令吉,以备用于母校的发展基金。校友会共有180名会员。

蔡佩珊:符合要找小型学校
把孩子从班达马兰新村“舍近求远”,送来利民念书的家协主席蔡佩珊表示,女儿去年毕业,当初看中利民,符合她要找小型学校、让孩子有更健全和更被关注的校园环境,尤其校前的大草场占地广阔,让人身心舒畅。

不过,当她有一次来到时,却闻到一股难闻的塑料味,一度让她心生犹豫,担心孩子的健康。不过在校长表明课室为全冷气设施,上课紧闭门窗让她稍微安心。
她透露,担任家协主席6年来,当过2个月和3个月的两次代课老师,让她有过很独特的体验,尤其在与非华裔生的互动配合方面。

校长黄梅凤披露,学校97名学生中,穆斯林占了69人或71%,包括巫裔58人、其他种族17人、印裔1人和华裔21人。老师则有18位,属于B型学校。尚有两班学前班共38名学生。
董事长履历
姓名 | 杨裕川 |
年龄 | 58岁 |
职业 | 电气工程师 |
公司 | JC Yeo工程顾问公司创办人兼董事经理 |
参与社团 | 巴生区发展华小工委会副主席、巴生五条路观音亭维修与治安主任、巴生滨海安溪会馆财政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