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文良港的谢顺跑是在逾20年前开始尝试种植,他利用屋子的庭院种满各种不同品种的蔬菜及水果,不仅成为城市住区里面的绿色乐园,吸引街坊邻居的围观欣赏及赞叹,同时拥有一个自给自足的菜园,让自己一家人与亲友时时可以品尝到自家种植及新鲜采摘的蔬果。
ADVERTISEMENT

种逾20种蔬果
76岁的谢顺跑受访时表示,他的菜园里种了20多种蔬菜和水果,包括常见的生菜、苋菜、白菜、茄子、辣椒及苦瓜等,还有不少蔬菜是来自外地,如中国、台湾及泰国等地的品种。
他说,他们家现在没有出外买过菜,每天想要吃什么菜就到菜园看一看,采摘已经成熟可收成的蔬菜作为今天的菜式,甚至还可以分享给其他亲戚朋友,或是者街坊邻居。

“我的菜除了给家人,即儿女,还有我的哥哥弟弟,有时有多就会分给朋友。”
“我种菜是因为兴趣,这些菜不是种来卖的。很多人都想跟我买,但是我没有卖。我的菜可以说是真正‘有机’,没有喷洒任何农药,外面是找不到的。”

问起当初为什么会开始种菜,是否是退休后的新生活时,谢顺跑则说,他还在兼顾自己的生意时就就开始在家里种菜,而现在种菜已成为自己的一个兴趣爱好。

种菜考验体力
他说,种菜也需要考验体力,现在身体还能让他蹲下打理菜地,也相信持续每天的劳作能让他维持健康,也将之当作是运动。
他强调,除了自己有兴趣,还需要勤力去打理及看顾,否则这些蔬果也是种不起来的。

无论如何,他坦言,其实无需花太多时间,每天只有一两个小时打理菜园即可。
“你得空就弄一弄(菜园)。如果你已经(将菜苗)移出来种下去了,就不需要太多打理。下雨时也不用每天浇水,如果没有下雨就浇下水。”
他说,只要菜苗都种下去了,后续需花心思时间的功夫就不会太多。

DIY堆肥
他也强调,种植更重要的是泥土和肥料。
“如果你用的泥土不好,你怎样勤劳都种不出来。”
“我的泥土是自己堆的,也不用外面买的肥料,以免造成泥土变硬。我用虾米壳搅出来的虾糠加上鸡粪调好来施肥,每个星期施一次。”

他也说,本身是甘榜人,父母以前在家里种菜,曾以鸡粪、猪粪及虾糠来种植,他在开始种菜时也学了这一方式,并自己再调整出最合适的“配方”。
“一开始时,(菜)也会种不起来,要自己再去调。调整后,现在种植就很容易了。”

曾收获逾20公斤重大冬瓜
谢顺跑种的每一种蔬果都种得很好,且有着不错的收成,如他所种的生菜十分脆口,收成时就会召集朋友一起来到家里,用新鲜的生菜做薄饼(Popiah)吃。他也曾收获重达20多公斤的大冬瓜,且同时收成多达数个,而他也送出去分享给亲友。
“原本我还有很多白菜、羊角豆,但早前已经摘完下来。之前还有茄子也是有着不错的收成,最近才又刚刚种下,还未是时候结果丰收。”

谢顺跑对自己种的每一种蔬果都能侃侃而谈,如他种了一大片的“633生菜”、有着抗癌功效的台湾苦麦菜,以及来自泰国勿洞的木瓜品种等。
“这个勿洞木瓜外形比较长,味道比起本地的木瓜是特别香。”
他解释,很多人尝试种来自台湾品种的苦麦,但都种不起来。

他分享指出,苦麦收成时不用整颗采摘,只摘下所要的数片菜叶,这棵菜就能一直成长至两个月左右。
“还有一个是从中国拿回来种的无头芥兰,同样是不需整棵采摘就能一直生长,一棵菜可以吃上半年。

种菜需多听多看多研究
谢顺跑也分享一些种植的小秘诀,包括以虾糠取代外面买的肥料为蔬菜施肥,一些蔬菜如苦瓜必须包裹才不会被虫侵食,至于果树则要浇上咖啡渣就能结出漂亮的水果。
他也说,根据台湾的专家说,如果你种的菜“身体强壮”,就不会被虫吃。
他补充,同一片地刚收成后不能马上种植,必须先休息一个时期才能再种。

谢顺跑透露,他之前常常出席一些讲座,包括一些海外专家来马分享经验,从中学习到不少。
“一开始种菜当然会有失败,自己慢慢研究,也有去听讲座。之前我常常去星洲日报的讲座,当时邀请台湾的专家主讲,可惜在疫情爆发后就不再举行类似的讲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