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巴生河岸的柴埕,早年不仅是巴生木炭、纸扎和檀香制作的核心地带,更是华人民俗宗教文化的“瑰宝”之地。
ADVERTISEMENT
在这一片不大的区域内竟汇聚了十多间庙宇,其中镇海宫天后圣母庙(妈祖庙)更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庙宇之一!
拥有65年历史的镇海宫,经过多年的精心规划与不懈努力,重建工程于去年顺利竣工。如今,这座巍峨壮丽、神圣庄严的庙宇,已成为巴生柴埕的宗教文化新地标。
镇海宫未来将进一步设“妈祖文化馆”,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续写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李佩云:海潮上升发起重建
镇海宫财政兼妈祖童身李佩云接受本报《异宗求同》访问时表示,镇海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60年,据当地老一辈的说法,柴埕一名女子在一次起乩中提到妈祖娘娘希望“上岸”。
她说,随后居民发现一尊供奉在船舱内的妈祖神像被河水浸泡,于是建起一座小庙,将妈祖神像请上岸供奉,为附近木业工人和居民提供祈福膜拜的场所。
她指出,镇海宫最初由其祖父李金水与祖母负责打理,那时庙宇仅是一间简陋的小庙。
“我的父亲李和双于70年代接手打理庙宇后,并于1987年重建成洋灰的庙宇。”
筹款过程非常不易
不过,李佩云指出,镇海宫所在之处是填土区,并且毗邻巴生河,近几年会面对大涨潮淹水问题。
她说,大涨潮虽未淹进庙宇,但眼见海潮逐年提高,为免日后被波及,理事会也在2016年发起重建庙宇计划。
她表示,理事会需要筹募800万令吉兴建两层楼的庙宇,惟筹款过程并非常不易,加上前几年遇到疫情阻扰,因此重建庙宇工程于去年10月才完工,正式迁入新庙。
“目前主庙已完成,但我们还是拖欠100万令吉建筑费,而且未来我们还要筹款建钟楼和鼓楼,接下来还有大尊观音像和28呎高的妈祖像。”
汉白玉妈祖高达9呎
扩建后的镇海宫焕然一新,庙宇的二楼为内殿,主殿供奉一尊高达9呎的汉白玉妈祖神像,非常庄严!
除了妈祖神像,殿内还有供奉观音、王母娘娘、水尾娘娘、军府二王爷、千里眼及顺风耳等神像。
李佩云不讳言,为了重建庙宇,她不惜耗费许多时间走遍海内外妈祖庙和友庙进行参考。
逢下雨龙嘴能“吐水”
她说,该庙宇最特别的是内殿忠有栩栩如生的“龙柱”,每当下雨时,龙嘴就能“吐水”。
“有信徒还因此认为这是非常圣神的水,特地装桶拿回家冲凉。”
李佩云指出,庙前的景观设计别具匠心,包括2呎高的妈祖肖像站立于船上、四海龙王柱,并且还在梯阶中间打造地龙雕塑及9枚龙珠。
她说,该庙宇的前方,即河岸也将设有许愿树和放生亭,同时未来也将计划竖立一尊高达28呎的妈祖塑像。
将打造“妈祖文化馆”
庙宇底层设有大型活动空间,镇海宫未来将打造成“妈祖文化馆”。
李佩云说,妈祖文化馆未来将珍藏从湄洲祖庙引进的妈祖相关书刊,并陈列由中国画家绘制的50幅妈祖七彩画作,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妈祖的传说与精神。
“我们希望让善信到镇海宫时,也能一并参观妈祖文化馆,继而深入了解妈祖的生平事迹与妈祖传承的精神。”
陈德隆:理事积极办慈善活动
镇海宫主席主席陈德隆则表示,妈祖一向教诲善信要“立德、行善、大爱”,理事会因此积极举办慈善活动,以援助社会所需家庭。
他说,除了会分发日常所需食品给贫困家庭,还会在每逢初一和十五,煮食分发给老人院和孤儿院。
“在冠病疫情期间,理事会也曾发动捐助氧气机给政府医院。”
策划提倡孝道精神活动
陈德隆指出,妈祖也非常重视孝道,因此该庙宇未来也会策划提倡孝道精神的活动。
“妈祖常说百善孝为先,我们希望举办的活动能促进亲子关系,能带动孩子与父母互动。”
他说,由于时代科技的发展,许多家庭都面对父母与小孩沟通不足问题,因此理事会希望借以举办的活动,让社会重新关注孝道问题,减少家庭问题。
另外,他指出,理事会未来也期望能成立教育基金,援助更多有需要的莘莘学子。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