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吉隆坡發生的多語招牌風波,讓我想起多年前採訪吉隆坡市政局高官帶隊拆除違例招牌的行動。
ADVERTISEMENT
吉隆坡市政局前市長拿督莫哈末阿敏在升任市長之前,曾擔任市政局總監,服務三十餘年的他對這座城市瞭如指掌。他在任期間曾經帶隊前往外勞聚集地—西冷路(Jalan Silang)、大家購物中心(Kota Raya)一帶採取執法行動,拆除沒有馬來文、或外文如孟加拉文比馬來文的字體更大的違規招牌。
當時莫哈末阿敏在召開新聞發佈會時說的一句話,至今都讓我印象深刻,他鏗鏘有力地說:“招牌上的外文竟然比馬來文的字體還大,怎麼可以?!”
是的,既然不行,為何某區通街都是非馬來文的單一語文招牌,官員卻視若無睹,又不採取行動?選擇馬來文字體較小的多語招牌,業者是抱著僥倖心態,還是完全不知有關廣告牌條規?
吉隆坡市政局近日重返西冷路,再度大規模拆除違法招牌,當局是真的剛巧執行任務也好,還是“演戲”也罷,此舉動不禁讓人覺得是遭到施壓而展開,更引起廣泛討論和爭議。
根據《1982年廣告法令(吉隆坡聯邦直轄區)》及《1976年地方政府法令》,招牌必須採用馬來文,字體也必須大於其它語文。有業者認為非清真的豬肉店,客戶群對象肯定就是非穆斯林,那招牌為何還要註明馬來文呢?相信廣告牌業者在製作招牌時,都會適當“提醒”客戶相關合法規格;但如果業者堅持己見也沒法子,一切都是“後果自負”。
招牌是什麼語文、字體多大多小,都不會動搖馬來文作為國文的地位。
這次掀起的招牌爭議只是政治人物為了政治利益而刻意炒作、煽動種族情緒,我們不應該讓這起風波影響國民和諧與團結,並且要杜絕狹隘的思維,否則只會墜入政客的圈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