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30日讯)巴生区居民协会联合会会长梅英权指出,巴生之前不曾面对水灾问题,但如今只是两三小时大雨,就可能一雨成灾,使到市民承受严重的财物捐失和生命受到威胁,希望当局提升防灾计划,让巴生摆脱水患黑区的污名。
梅英权日前在该会就职典礼上致词时强调,该会并不反对发展,但做为一个有责任的政府和执法者,必须以专业的环境评估来规划发展计划。
ADVERTISEMENT
他说,他获得州行政议会告知,雪州和联邦政府总共拨下逾5亿令吉,做为巴生防洪和治水计划。其中,雪州拨出1亿3400万令吉、联邦政府3亿6000万令吉,以进行巴生13个水灾防洪计划,这些计划有些已在进行、有些仍在招标中,工程包括加深巴生河、加埔河及双溪拉沙河道等。
他说,巴生居民协会联合会恳请人民代议士、非政府组织及全体热爱巴生的市民一起“动起来”,监督这几项重要的防洪计划拨款,确保不会出现纰漏,并用在对的地方,好让防灾计划助巴生摆脱水患黑区的污名。
吁解决水灾前勿涨门牌税
他也呼吁巴生王城市政厅在还没解决水灾问题前,不得涨门牌税,加重人民的负担。
梁德志:鼓励住宅区成立居协
班达马兰州议员梁德志指出,居民协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地方政府与市民之间重要的互动桥梁,加强官民合作关系,促进社区各族居民的联系,共同推动该区民间活动,所以他鼓励住宅区成立居民协会。
他也提及,巴生住宅区的沟渠和防洪沟目前只可容纳48毫米的雨水,但近日的降雨量却达到58毫米,远超过可承受的范围,所以才会造成水灾,预料降雨量还会去到60毫米。

他指出,如今只要降雨量太大遇上海水涨潮,巴生就会有突发水灾的风险,而过去数个月,巴生南区和北区都在交替发生闪电水灾。排水系统无法负荷过多水量,邻近排水沟污水必溢出路面。
他说,巴生王城市政厅已提升部分排水沟,明年起将陆续鉴定并批准多个排水系统提升工程,但巴生水灾问题只能尽力减少,无法根治。
陈福源盼居联参与财案会议
巴生居民协会联合会顾问拿督陈福源则希望居民协会联合会有机会受邀参与巴生王城市政厅财政预算案会议,了解当局发展计划,以反映民情,共同解决巴生水灾道路等问题。
他说,巴生人民如今听到雨声就感到担心,希望居民协会与政府当局各部门能进行对话,官民合作解决问题,也期盼巴生居民联合会能拜访新上任的巴生王城市长并进行交流。
出席者尚有该会法律顾问杨志伟律师、拿督郑大勇律师、顾问施敦和校长、陈育顺、林成发、陈志明、刘文国、署理会长拿督刘金棠、副会长陈宝福、黄明进、林松明、胡清海、总务严居雄及副总务李富豪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沙亚南12日讯)“大水灾过了3年,难不成只有警报响,防洪治水还是束手无策吗?”
居民灾后清理叫苦连天
前晚连绵大雨,造成沙亚南太子园多个低洼地区房屋再遭水灾;不少房屋水淹1呎到2两呎高。一些家具因此泡水报废,而且从客厅到厨房都湿淋淋一片,遍地淤泥和飘异味。
叫苦连天的居民今日忙于打扫和清理住家,并将泡水的家具和床褥推出晒干;一些浸坏的家具只能割舍丢弃。

马华雪州志工团副主任柯素春今日带领媒体走访太子园时,就有不少当地居民感叹昨日的水灾,让他们想起了3年前大水灾的噩梦;尤其昨日眼睁睁看见沟渠溢满,逐渐淹进住家,深怕大水灾再重临。
不过,居民庆幸昨午没有继续下大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下大雨移车搬东西成“SOP”
当地居民受访时表示,前晚大约凌晨3时下起雷雨,一些低洼地区在凌晨4时或5时就开始淹水,一些地区则是在清晨才淹水。
他们说,当听闻其他花园的房屋开始淹水后,就赶紧移车到安全地方,并且回到家把贵重物品搬到楼上或高位。
他们自嘲,每当下大雨时,似乎移车和搬东西成了必做的“SOP”(作业程序)。
“3年的大水灾确实是很可怕的经历,当时候水淹超过6呎或一层楼高;我们确实担忧昨日若持续下大雨,恐怕灾情会进一步恶化,重演3年前的大水灾。”

柯素春:3年后仍面临水灾问题
也是太子园居民的柯素春表示,太子园于2021年底发生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水灾后,无论是联邦、州政府或地方政府,是矢言要治水,解决当地的水灾问题。
她说,经过3年时间,昨日的水灾事故“验证”了政府是否有真正地去解决问题;但似乎之前发生水灾的地区,昨日依然发生水灾。
她指出,人民也能理解防洪治水计划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但起码可以减缓发生水灾几率。很遗憾的是,昨日仍有许多低洼地区房屋受灾。
“我们昨日确实有听到警报响,但警报响只能我们撤离,但住家还是会淹水,并没有解决水患问题。难不成3年了,我们只换来警报响而已?”
政府应检讨现有治水计划
柯素春表示,她友人的住家昨日遭水灾后,已决定宁愿搬出去到哥打哥文宁租房,也不要继续住在太子园,继续终日提心吊胆。
她说,昨日连绵大雨遇上大涨潮双夹攻,加上垃圾阻塞等问题,加剧了水灾情况,但政府似乎束手无策。
她质问,据当地居民拍摄到的画面,水闸门的水泵虽有在运作,但水泵能抽的水毕竟有限,试问太子园范围广阔,哪里来得及抽走庞大的雨量?政府是否该检讨现有的治水计划?

吴友容,64岁
不敢再买东西装修
“我住在这一区30多年,之前最严重的水灾就是2021年底的大水灾;不料昨日一场大雨后,我家再次中招,水淹1呎高。眼见沟渠溢满,逐渐淹进住家,我们也会相当紧张,所以会提前将贵重物品转移到高位,也提前移车。有了上一次大水灾的经验后,我们都不敢再买很多东西,也不敢再额外装修,深怕又再遭遇水灾。”

岑娟娟,74岁
要耗一整天清洗
“上周五也遭遇水灾,不料昨日又再水灾,而且水淹1呎半高,从客厅到厨房都无法幸免浸水,非常无奈。上次大水灾,我的住家水淹6呎高,几乎快一层楼高,因此我过后有垫高冰箱和洗衣机。这次水灾,冰箱虽没泡水,但放在后院的洗衣机却还是泡水了。目前,尚未知还能否继续使用。整个住家非常肮脏,地板都是淤泥,所以需要耗一整天时间进行清洗。”

倪爱秋,72岁
小孙子对大水灾有阴影
“我住在这里已经40年,早已对水灾习以为常,但也无可奈何。我的住家昨日上午大约9时遭淹水,当时候家中幸好还有大儿子和媳妇,他们合理将一些物品搬上楼,但还是有一些家具泡水,今天只能将泡坏的家具丢弃。由于家中的两个小孙子对大水灾有阴影,昨日眼见水淹进住家时,他们都非常紧张和忐忑不安,不断询问大水灾是否会重演。”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