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爾助於2007年被推舉出任巴生中路鎮中華國民華小董事長,17年來與三機構理事兢兢業業,用心守護著這所百年學府,為的就是讓全校學生能在最舒適的環境下學習,有教無類。
現年60歲的邱爾助,於1976年畢業於中華國民華小,並在90年代初加入校友會;後來,因小孩在該校就讀,也擔任了家協副主席。
ADVERTISEMENT
邱爾助於2004年加入董事會,一開始僅擔任普通董事;但於2007年董事會改選時,他被團隊推舉出任董事長。當年的他,僅有43歲,也是巴生少數最年輕董事長之一。
邱爾助:帶領學校不易 願扛起責任
邱爾助接受大都會《校園我董》專訪時表示,儘管他在董事會的經驗不多,且未曾擔任要職,但出任董事長職時並沒有感到惶恐,相反的他很欣然接受這挑戰。
“儘管帶領學校並不容易,但我有意願扛起這份責任和擔當,因此當時接受團隊推舉,況且我並非孤軍奮鬥,而是整個團隊都在支持與配合,大家都用心為中華國民華小付出。”
他說,他接受董事長職後,第一項計劃就是著手提升食堂的白鋼桌椅,以打造更符合環境衛生的食堂。
他指出,兩年後2009年,正當該校慶祝建校85週年之際,也發動籌募基金提升禮堂隔音系統和音響設備。
2010年引進多媒體系統教學
“於2010年,由於時代的進步,我與三機構都認為邁入科技時代,加上讓教師在教學上更便利,所以當下發動籌款,為全校16間課室提升為精明課室,是巴生當時第三或第四所華小引進多媒體系統教學。”
邱爾助表示,該校之後也於2013年發動籌募建設冷氣講堂計劃,並在隔年2014年慶祝90週年慶之際,籌募重建食堂樓。
他說,考量到原先的圖書館在最高樓,對於學生不大方便,因此於2018年在行政大樓底樓設概念圖書館(謝木蘭圖書館),而且還提升了禮堂內的室內籃球場。
“去年我們還舉行義賣,籌獲90萬令吉以擴建食堂,提升精明課室及維修禮堂。”
他說,該校經過這17年來推動了多項建設計劃後,雖然校地佔地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許多設備都不落人後。
他感謝,這一切的成果都是三機構理事和愛華教人士的協助,才得以完成一次又一次的使命。
10月26辦百年校慶晚宴
邱爾助表示,中華國民華小於今年慶祝100週年慶,去年7月就開始啟動百年校慶活動。
他說,接下來還會舉辦義跑和中秋園遊義賣會,並在今年10月26日(星期六)舉辦百年慶晚宴。
他指出,中華國民華小如今學生人數約532人,隨著周邊地區屋業蓬勃發展,臨近的華小也爆滿,該校的學生人數有望增加。
“不過,我們學校確實有不少友族學生,但這兩年華裔新生也增多,不過本校對待各族學生都一視同仁,有教無類。希望的是,能將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教導給所有學生,指引他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為社會、國家栽培出優秀棟樑。”
邱爾助表示,該校佔地只有1.2英畝,校地空間有限,因此他十多年前就一直申請隔壁的地段作為校地。
他說,學校隔壁有一塊0.25英畝的地段,隸屬巴生王城市政廳,若學校能租下這塊地段,學校就有更大的空間,讓學生進行活動。
“我們已積極在爭取和申請,期盼我在任內能完成這項心願。”
1924年建校 原是私塾
巴生中路鎮中華國民小學於1924年建校,原先是一所私塾,經由一群先賢籌募經費後創建了學校,並命名為國民學校;過後才易名為“中華國民”華小。
邱爾助讚揚,該校的先賢高瞻遠矚,早於1926年就購置6英畝橡膠園“以地養校”,包括在馬來亞還未獨立之前,都是透過以地養校的資金,支付教師薪金和維修校舍。
他說,學校於2003年建行政大樓和禮堂時因經費不足,當時就有賣出其中一塊地,以讓籌款能達標,工程能順利進行。
他不諱言,董事會的存在就是為了確保華校能永續發展,而且也必須站在最前線,捍衛華校和華文教育。
“我們除了參與學校建設計劃,也會響應董聯會的號召,捍衛我們華校的權益,這就是我們董事會應該做的事。”
他強調,或許很多年輕一代認為華小的存在是理所當然,但他們卻不知若沒有董事會一直在捍衛,華校或許早已變質。
他直言,政府若能真心公平對待各源流學校,其實董事會就不可能存在了。
出錢出力花時間都值得
邱爾助坦言,他擔任董事長17年來為學校出錢出力和時間,犧牲了不少陪伴家人的時間。不過,他認為,為了學校發展,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不諱言,平時只要有時間就會來學校,除了與師生交流,也瞭解學校整體的校舍狀況,確保有問題時能第一時間安排維修。
不過,他很欣慰,過去17年來,三機構理事與校方都給予很大的支持與配合。
“只要我有能力,我會繼續為中華國民華小付出;但若有承擔責任用心付出的董事,我也願意交棒。”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