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今下/开业35年巴生丰明书局803熄灯](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8/e5a4a7e983bde4bc9ae4bb8ae4b88be5bc80e4b89a35e5b9b4e5b7b4e7949fe4b8b0e6988ee4b9a6e5b180803e78684e781af_marked1722489306.jpg)
(巴生1日訊)時代的變革,傳統書店被視為難以維持的“夕陽行業”;然而,以專賣作業簿和參考書為主的巴生豐明書局,則因東主夫婦年事已高、政府取消會考制以校本評估取代、及疫情後冒現各種線上課程,家長觀念有所改變的衝擊,選擇8月3日(本週六)讓這間開業35年的書店,正式“熄燈”結業。
這間開設在港口路巴生興華中學對面店角頭的老書店即將走入歷史,讓許多已踏入社會的昔日學子充滿回憶,一些則在臉書貼文分享表達不捨之情。
ADVERTISEMENT
最後機會“淘寶”
書店配合結業,定下從7月1至8月3日,為期一個月的清倉銷售優惠,為全店書籍和文具等提供10%至50%的折扣,吸引不少家長和民眾選購心頭好,歡迎有意者可趁最後關頭到書店“淘寶”。
書店營業時間從上午10至傍晚6時,地址為70 & 72,Persiaran Raja Muda Musa, Kawasan 6, 41100 Klang;詢問電話(03-3371 0455)。
![大都会今下/开业35年巴生丰明书局803熄灯](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8/e5a4a7e983bde4bc9ae4bb8ae4b88be5bc80e4b89a35e5b9b4e5b7b4e7949fe4b8b0e6988ee4b9a6e5b180803e78684e781af-1_marked1722489346.jpg)
李鴻根:與妻年事已高 無人接手生意
書店東主兼創辦人李鴻根(72歲)告訴《大都會》社區報記者,其實除了實體店經營,他的業務尚包括在學校販賣部開設據點賣作業簿、練習本、文具和禮品等;加上書店以售賣參考書等“工具書”為主,所以並非大眾刻板認知,以為開書店在網絡化時代就是“慘虧”局面。
他解釋,其實在馬來社會,尤其是中產階級較多的布城和賽城等公務員區,這些年來反而有不少印裔穆斯林開設一家接一家的書局,販售宗教類書籍和小說文本等,並僱聘可長時間工作的印度籍外勞員工,證明書店的生意還是可取的。
他坦言,華族社會對傳統書店的喜好大不如以往,購買力也不比友族。他曾試過同步經營線上賣書,但因競爭劇烈,使得網購業績不是太理想,最終還是退守在實體書店與專注經營學校販賣部的傳統業務。
他笑稱,若非夫妻倆年事已高,加上三名子女都移居海外無人接手生意,經營這家書店雖稱不上是有利可圖,但在儘量節儉花用,扣除基本開銷、租金和員工薪資等成本後,維持生計仍綽綽有餘。
李鴻根主要於上課天駐紮在學校販賣部,管理校內銷售據點的運作;73歲的太太梁秀花則負責看店,經營書店日常運作。
他坦言,基於和太太都已年過70高齡,兩年前已有退休想法,於是萌生把全盤生意頂讓出去的念頭,這些日子也接洽了一些有意頂讓者,包括退休教師等。但是,始終談不妥而無法如願,索性按計劃關門結業,好好安享退休年華。
他表示,雖然都已成家立業的孩子,自小都有在書店幫忙,但因不是從小跟著做書店生意,加上踏入社會後都有本身打拼的事業,所以也遵循子女的選擇,沒有勉強要第二代接手。
他說,書店結業固然讓人惋惜,尤其有顧客反映不知要到哪裡買書,但他的心態是能看得開、放得下,畢竟這些都是人生旅程的階段,既然做了決定就不會後悔。
![大都会今下/开业35年巴生丰明书局803熄灯](https://www.sinchew.com.my/wp-content/uploads/2024/08/e5a4a7e983bde4bc9ae4bb8ae4b88be5bc80e4b89a35e5b9b4e5b7b4e7949fe4b8b0e6988ee4b9a6e5b180803e78684e781af-2_marked1722489370.jpg)
李鴻根:親戚介紹 與賣書結緣
畢業自新加坡前南洋大學生物系的李鴻根娓娓道來,畢業後曾從事屬於本科範圍在印尼峇淡島養殖淡水魚蝦,項目結束後回馬成為化學藥品推銷員,剛好遇上經營出版社的親戚介紹成為專跑學校業務的出版社銷售員,才和賣書結緣。
他透露,當時教育部落實的KBSM課綱才開始不久,還未規定各校需採納統一的課本,所以往往出現一個地區的兩三所學校,在各別科目採用不同版課本的情況。
他說,出版社找專人編撰各別版本的課本,交由教育部課本局審核鑑定是否根據所制定的課綱內容後,出版社銷售員便可入校向科目老師推銷供教學使用。
“出版社當時為了拿到學校的課本訂單業績,催生了學校業務銷售員這個新工作職位,令有不少外行人入職。”
他表示,雖然教育部之後統一了課本的使用版本,教師在評選購買課本方面失去決定權,學生免費貸書計劃也擴大對象,使得推銷課本變得無利可圖;但開始冒起的作業簿和參考書市場,則填補了課本的空缺,推銷員的工作還是不錯。
“我從1987至1989年,當了兩年的出版社銷售員成績還不錯,掌握了出版與賣書的銷售技巧。有一家出版社經理鼓勵我,若要在這行發展下去,就要自己開設一家書店為根基,那麼才會讓其他出版社和公司對我有信心。”
大膽出資創業開店
來自瓜雪沙沙蘭的李鴻根他形容,因為有了這道“機緣”,他才大膽拿出一筆錢創業開書店至今,並相中周圍有最多學校的現址,從最初的角頭店面擴增到兩間店,並把住所從八打靈再也搬來巴生定居。間中,嚐盡書店從1995年至2019年期間的輝煌年代,直到冠病疫情發生,而改寫書店命運。
他表示,就算是網絡化蓬勃發展,仍不乏有家長,尤其是職業女性在下班後的傍晚及晚間時段,到書店為孩子選購課業工具書;但因行動管制令,使得書店在疫情期間無法開業、或需提早打烊,使得這些家長都打退堂鼓,書店也得提前到傍晚6時打烊。
他認為,儘管印刷紙本在網絡年代不受落,但只要還有學校和補習中心的一天,具公信力的作業簿和參考書都不會絕跡。只是人們購書的管道不限於書局,而是可線上向書商或出版社直接購買、或通過學校老師安排訂購。
“符合教育課綱的課本、參考書和作業簿還是需要的,學生需要依靠輔助來吸取知識,就算全轉為線上學習方式,但網上課程是否有信譽,考試會否出題?”
不過,基於政府廢除了小六評估考試(UPSR)和初中三評估考試(PMR及PT3),改以校本評估製取代;在欠缺迫切性下,他稱不多不少影響了參考書與作業簿的銷路。”
他補充,經歷疫情後冒現的各種線上學習課程,家長打破觀念,不一定要找實體的補習中心和老師讓孩子學習。漸漸地,書店生意自然受到衝擊。
![close](/public/images/galleryclose.png)
![zoom](/public/images/galleryzoom2.png)
![image](/public/images/foursquare.png)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百格视频
![happy](/public/images/emoji-happy-1.png)
![shock](/public/images/emoji-shock-1.png)
![cry](/public/images/emoji-cry-1.png)
![angry](/public/images/emoji-angry-1.png)
![speechless](/public/images/emoji-speechless-1.png)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