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9日訊)首相拿督斯里安華日前突訪歷史近半世紀的拿督克拉末巴剎,敦促隆市政局重新發展該市集,當地小販希望首相的決策能點燃黑暗中一盞明燈,為這座充滿馬來傳統特色的市集照亮前程。
ADVERTISEMENT
始於1977年的拿督克拉末巴剎,建築結構和氛圍,依舊保留清一色馬來傳統文化,當地業者大約百多人。巴剎攤位售賣雞肉、海鮮、蔬果,外圍則擺賣大量香料、洋蔥、蒜頭、江魚仔、醬料、鑄造馬來劍以及馬來傳統飲食檔口。
此外,巴剎內部小型店鋪也有打金服務、金飾店、傳統服飾和理髮店。
《大都會》社區報記者走訪上述巴剎時,發現周圍停車位空間有限,當地不少木屋結構外觀簡陋破爛,看似屋內成員生活落魄潦倒。
室內燈色昏暗衛生惡劣
此外,巴剎室內燈色昏暗,衛生意識有待提升,溝渠乾枯堆滿垃圾。
小販們披露,現有經濟模式轉型,不利於拿督克拉末巴剎發展,巴剎前景看似黯淡;由於周圍林立多家霸級市場和便利店,現代消費者傾向光顧這類商場。
據瞭解,克拉末巴剎早期面臨搬遷計劃,所有小販安置到1公里以外的現代化巴剎。唯地點和硬體設施不理想,大家拒搬遷,繼續逗留原地。
阿都阿茲:舊式建築存火災隱患
對於國家領袖到訪巴剎,小販們沒驚喜。他們表示,比較迫不及待看到政治人物的出現,有助解決民生問題,不是來當戲子。
理髮師阿都阿茲(72歲)指出,巴剎附近住宅前身是非法木屋區,巴剎從70年代沿用至今,成為吉隆坡地標之一。
歷屆首相向來喜愛造訪當地,其中以馬哈迪對這裡情有獨鍾,對方到訪拿督克拉末巴剎次數最多。
他說,拿督克拉末巴剎室內主要建築材料,仍保留數十年前的木製間隔板和懸樑,電線不曾更換,某個程度上存在火災隱患。一旦著火整個巴剎容易火燒連環船,火勢迅速蔓延。
“我從巴剎落成就一直呆在這裡,從前理髮一個人頭收費1令吉,這年代漲至10令吉收費。平均一天有10位客人上門,夠我勉強維持生計。”
搬遷地點不符巴剎基設
阿都阿茲表示,早前私人公司有意發展這裡,始終無法令這裡起死回生,如今隆市政局重新接手,但本身不抱樂觀態度。
他說,小販們不是拒絕轉型,而是當初為小販物色的搬遷地點根本不合適。
“雖說UTC屬於綜合性質政府部門建築物,裡面也有設陸路交通局和國民登記局,方便人們到那裡辦理證件。可是建築整體設施與巴剎基設不符合。要吸引消費者到那種地方購物,幾率很低。”
他說,本身打算近期內結業退休。
胡斯里:前往唸經錯過與首相交談
雜貨小販胡斯里(50歲)指出,現任首相安華昨午1時10分左右突訪,大部分小販當時在清真寺唸經,錯過與首相會面機會。
他說,首相在巴剎巡視一會兒逗留片刻就離開,小販們沒機會與對方深入交談。
胡斯里從小跟隨母親在當地擺攤賣雜貨近50年,見證巴剎起落。他指出,小販們大約10年前開始,就無法繳付攤位租金。
3樓擺攤不方便長者購物
“隆市政局拒收,因為當年要我們遷移到附近新起的城市轉型中心(UTC),可是地點不適合經營溼巴剎,搬遷計劃最終無疾而終。”
他說,溼巴剎售賣品都是雜貨、魚肉海鮮等,小販當年被安排到UTC的3樓擺攤,建築物沒有電梯,年長者若到那裡購物十分不便。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