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
发布: 8:47pm 10/06/2024

巴生

公益慈善

雷公庙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雷福坛

开坛办事

巴生

公益慈善

雷公庙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雷福坛

开坛办事

異宗求同 | 全馬供奉最多雷公神祇 巴生雷福壇 扶危濟困

谢仲洋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雷福壇的外觀並不求美輪美奐,而在於扶危濟困,廟方希望將來能把店面買下。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雷福壇供奉逾50樽雷公神像,堪稱全馬供奉最多雷公神祇的雷公廟。

攝影:謝仲洋

加埔路4英里蘭鬥班讓(舊火車路),有一間位於店面式的“雷公廟”雷福壇,堪稱是全馬供奉最多雷公神祇的雷公廟。

ADVERTISEMENT

廟裡的雷公神像多達50餘樽,展現雷公化身的各種不同神態風采,更志在扶危濟困斷惡修善,造福世人的宗旨,其中包括在疫情期間,充當救援物資銀行及大水災時期充作災民臨時避難所等。

雷公電母,相傳為中國古代神話負責打雷放電的二名神仙,雷部更被賦予代天行令的威權,因此也有作為天庭執法官的隱惡揚善之意。

根據道教信仰有36名雷公,全歸屬於雷祖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作為雷部的最高天神,掌管複雜的雷神組織。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雷部為天兵天將,獲得白馬老師公向玉帝請旨下凡振興廟務,故而才得意旨到人間救世。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雷公為負責打雷的神仙,雷部更被賦予代天行令的威權。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關於雷公要辦的事蹟,很多時候都會在雷雨交加中冒雨進行,意味著雷公降臨。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巫健忠與他在寶誕期間,雷公降臨扶乩的照片合影。

巫健忠:寓意世人感恩戴德

雷福壇主乩身巫健忠(34歲)述說該廟由來指出,早在十多年前,巴生加埔路龍江壇白馬老師公(四公)向玉皇大帝請旨,要求天兵天將協助該壇廟務興旺,故而雷公才得意旨,下凡人間救世。

後期因信徒逐漸增多,而另設現有雷部道壇,並取名為雷福壇。其起源因是純粹為了供奉雷部雷公,屬於少見的廟宇。

“雷公廟因而以雷公及福主白馬老師公命名為雷福壇,寓意世人要感恩戴德,不能忘恩負義。若沒有白馬老師公的請旨,雷公便無法下凡濟世。每當在寶誕期間,雷公降駕後,都會處理寶誕的大小事。”

他向《大都會》社區報記者娓娓道來,道教的雷部神職文化很廣泛,有許多神將和官員,隨著舊時民間對雷電之神的崇拜而發展起來,並在宋代五雷正法出現,形成龐大的系統。而雷福壇供奉的多樽神像,屬於較全面的雷部系統。

“道教信徒一般只在祈求雨雪時才奉祀雷公,專門奉祀的不多見。但在道教大型齋醮儀禮中,仍列有雷公電母之神位。”

他形容雷部自古以來有代天行令的權威,故古語所說的“天打雷劈”就是如此由來,藉以警惕世人諸惡莫作。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根據道教信仰有36名雷公,全歸屬於雷祖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各樽雷公神像的型態截然不同。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加埔路雷福壇的前身為在聖淘沙花園的住家神壇。(雷福壇提供)

2018年獲准註冊

巫健忠強調,理事會向來遵循主神雷公指定要隱惡揚善的美意,在活動不遺餘力,包括建廟初期,就替患有先天缺陷的殘疾兒童籌募善款,接著在冠病疫情期設食物銀行和雪州大水災期間救助災黎等,把廟開放收容災黎為民間救災中心。

他指出,2018年獲社團註冊局註冊的雷福壇,2017年先設在巴生聖淘沙為住家神壇達2年。隨著問事的信眾多了,對鄰里構成不便和滋擾,理事會於是和雷公商談獲允搬廟。

他坦言,理事會其實有買下一片地供遷建新廟,但因不符合巴生王城市政廳的條規而無從建起。畢竟要獲得州政府批地建廟不容易,現任主席多番奔走下,好不容易找到現有的店面,於2019年搬遷落戶至今。

他透露,雷福壇的千秋寶誕落在每年農曆五月十四至十六,一連3天即進廟週年慶、雷部寶誕則在農曆六月廿四。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雷福壇在2021年12月中大水災期間,收容80名災黎,充作避難所。(視頻截圖)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疫情期間在廟廣設食物銀行,供有需要的附近居民領取。(雷福壇提供)

林浚晟:有人求助 盡力幫忙

理事會主席林浚晟指出,雷福壇2022年成立雷公文化基金會,只要遇到有人來求助,大家都盡力而為幫忙,無論是獨居老人、流浪漢、淹水救災和設立食物銀行等,這些善舉都沒有刻意策劃和安排,都是大家在群策群力下,自然而然促成。

“疫情期封鎖在家,我們幾名理事開設食物銀行,一開始是3人做,把食物放在雷福壇供有需要的附近居民索取。最初欠缺資源和金錢,但在向雷公神明發願之後,就有四面八方的人主動捐獻物資,甚至把整間廟堆到很多,可見雷公廟建立的聲望讓人信賴。”

他披露,2021年12月中巴生髮生大水災,雷福壇出動6輛貨卡救災;該廟最快展開動員來應對衛星市和沙亞南太子園的災情。

他說,在衛星市遭遇水劫期間,廟裡收容了80名災民。神奇的是,大水只淹到門口,水不能進廟,似有冥冥中“雷公叫水退”的神蹟。

他表示,基金會沒有固定款項運作,通常是因突發事件而發動籌款,向理事、善信和在臉書號召,都會一呼百應,這一切乃來自雷公廟雷福壇的聲譽,敦促大家更要好好守護這得來不易的名聲。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邱忠偉介紹這3樽源自泰國的雷公神像。
邱忠偉:曾借屋旁空地供雷公開壇

發起人兼宮主邱忠偉述說,他在2017年借出聖淘沙角頭住家旁的一片空地供雷公開壇辦事。雷公要求的很簡單,只要有一個10呎範圍的地方設桌椅,本來是搭建一個壇,後因信眾增多,而成了一座住家神廟。

總務符福光指出,廟裡頭的許多雷公神像,包括理事出外巧遇帶回、或是信眾把收在家裡多年的老神像捐出。

他講述自身經歷指出,曾夢見有樽雷公神像記憶猶新,但夢境裡不知在何處。有次工作場所附近有家神料店,他在雷公牽引下,竟找到和夢境一模一樣的神像,買下後供奉在廟裡。

“有次當我們一群理事去臺灣旅行,到新北市霹靂公雷公廟膜拜時,老婆婆廟主忽說有一樽雷公想要跟我們回馬來西亞。理事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廟主要我們跪下打聖盃,於是把這樽臺灣雷公神明帶回國。”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釘球是雷公用於驅邪壓煞之法器。
潘玟迪:行善不落人後

顧問潘玟迪讚賞雷福壇除了推廣雷公文化信仰,在慈善方面也非常落力,顯見雷公不只是天庭執法官的懲惡揚善功能,也做好救世萬民的慈善福利工作。

他表示,2022年在其他雷公廟服務時,因主乩身離開神壇,使得雷震子神明無法開壇辦事,讓他的雷公信仰產生斷層感到遺憾。

“有次我找巫健忠要買宗教用具,我來雷福壇找他,因緣巧合感受到一股雷公的牽引力,後來獲得理事部推薦為顧問,令我在之前廟宇斷掉的服務,能在這裡獲得延續,可見我和雷公有種冥冥中的連接。”

《異宗求同》加埔路雷福壇
雷福壇理事眾人合影。前排左起邱忠偉、巫健忠、潘玟迪、林浚晟和符福光。
雷福壇

年份:2017年在聖淘沙住家旁設壇辦事、2018年獲得註冊、2019年遷至現址

主神:供奉逾50樽雷公神像

公益:2022年成立雷公文化基金會,幫助弱勢群體和在緊急時刻扶危濟困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