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永無“紙”境,讓手作達人愛上摺紙,十多年來折出逾萬份摺紙作品!
ADVERTISEMENT
摺紙藝術,因為一個個曲折線條,才能把平平無奇的紙張,變換成魅力無限、美麗立體的藝術品。
因在20年前隨同赴往日本工作的丈夫一起在異國生活,摺紙達人盧麗君(45歲)當年在陌生的環境下嘗試融入當地文化;結果機緣下重拾摺紙這門興趣,對摺紙非常傾心。
目前在吉隆坡生活的盧麗君分享道,摺紙過程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講求的是興趣與耐心。
向日3導師學習技巧
為了精益求精,盧麗君那時在日本更是向3名導師學習摺紙的技巧和能力,學會折出不同的作品,精益求精。
在2007年,盧麗君還榮獲日本摺紙協會發出的證書,承認她是第一個在馬來西亞的首名摺紙導師。
她表示,雖然摺紙起源於中國,但摺紙藝術卻是在日本開始發揚光大,真正的摺紙藝術,是無剪、無粘、無組合,而且融入幾何學、邏輯思維、數學等。
“不過,我是從美術和美學的角度出發,之所以喜歡摺紙,是因為我很喜歡手作,而且摺紙是隻需要雙手的‘加工’,就可折出百變造型的作品,別有一番韻味,滿足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講求100%專注力耐心
盧麗君指出,摺紙時是需要100%專注力,全情投入和享受過程,讓她覺得有種解壓的效果。
“一些摺紙作品比較複雜,折的過程需要思考,因此最重要的是講求耐心,不要過於鑽牛角尖。如果有時折不到的話,就稍微停一停,否則會變得脾氣暴躁,無法享受過程。”

特愛摺紙耳飾首飾
2011年返馬後,盧麗君開始教摺紙,而且特別喜愛制摺紙耳飾和首飾,很多人看到她的作品都非常喜歡,紛紛詢問是否有出售。
“我發現不少人都想要把摺紙作品買回家,既然有人欣賞,那我就開始做來售賣。”
她說,在出售他人創作、受到版權法保護的摺紙作品之前,必須獲得創作者的批准;譬如她在折馬來傳統風箏(WAU)造型的耳飾來販賣前,都會經過創作者的同意。
摺紙紙張種類多樣
盧麗君指出,她偏愛折出較為實用的作品,譬如首飾、吊飾、收納盒、花飾等適合送禮的物品,其中曾耗時最長時間做的作品,就是摺紙項鍊,一折就是5個小時。
“首先是必須先把幾張紙做成一條條的細條,然後編制起來,編制時需要非常細心,慢慢將之拉緊。折項鍊的紙質有防水的保護層,若要清洗的話,並不能用力搓,只要輕輕沖洗就好。”

她分享說,摺紙的紙張分為正方形、長方形、五角形、六角形,至於正方形的紙張都有不同尺寸,最標準的是15公分x15公分,若要折出較小的作品,可以再剪裁至5公分x5公分、2.5公分x2.5公分。
盧麗君表示,她經常使用的是日本進口的友禪和紙,這類紙質有些帶有紙紋、皺褶、有的則是平滑面。
她表示,友禪和紙的品質很好,具有韌性和伸縮性。
紙張越小越難折
擅長折耳飾的盧麗君表示,接下來想要挑戰的作品是摺疊出馬來西亞民族服裝的摺紙耳飾。
她說,折大型的摺紙作品沒有問題,但要是縮小來折小型耳環則確實充滿挑戰,因為紙張越小就越難折。
“2.5公分x2.5公分的紙張尺寸很小,較為難折,手指都塞不進去,因此需要工具來輔助,過程也要更細心。”
這麼多年以來,盧麗君至今折了逾萬個作品,不過當中有部分作品都在回國之前,送給在日本的當地朋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