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14日訊)馬來西亞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馮以量在第十八屆海外華文書市壓軸登場,與現場觀眾以情景方式上演家庭關係,並釐清其中的加害者、受害者及拯救者身分,以及不斷重複上演的代際傷害。
馮以量今午帶來《允許自己選擇愛》分享暨簽書會,吸引大批書迷聆聽及出席簽書會。他安排現場7名男女民眾上臺互動,分別扮演父母及孩子角色,以情境方式扮演家庭關係,三角關係產生三種角色分別有受害者、加害者及拯救者。
ADVERTISEMENT
民眾扮演傳統父權家庭中高高在上的父親及懦弱的母親,而每個孩子都試圖去尋找在父母之間平衡的位置。
馮以量指出,在一個家庭中,所有關係都有血緣關係,只有婚姻關係沒有血緣關係,因此社會做出規範,必須簽名承諾婚姻,沒有血緣關係的婚姻很脆弱,爭吵也是常態。
他表示,每個人的人生最重要的三角關係,是與配偶和孩子的三角關係,但在三角關係中一直處於競爭狀況,如孩子先叫爸爸或媽媽,孩子會比較親爸爸還是媽媽?

強勢父權會“遺傳”下一代
他指出,在原生家庭中,強勢的父權會“遺傳”給下一代,並且一代傳一代,成了代際傷害,孩子長大後會成為那個小時候討厭的大人。
“我們揹負了誰的傷?在原生家庭中吸收爸爸的憤怒和媽媽的哀傷,我們沒辦法改變父母,因為父母的想法已根深蒂固,若父母原意改變,他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釋放後輩子孫。”
他表示,人離不開生死和家庭,很多父母把孩子推到他的面前,要求幫忙“修理”孩子,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生命,當父母發現孩子變壞,就要停看聽,因為都是來自自己的原生家庭。
“我們要勇於承認自己的脆弱,要釋放孩子,不要讓他們再承受我們曾經受過的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