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的魅力與風采,絲毫不遜於專業或青年鼓隊!一群由婦女所組成的二十四節令鼓隊,每當手握鼓棒擊鼓的那刻起,不僅展現出相互應和的節奏,默契十足的走位和舞臺演出;震撼人心的鼓聲更不絕於耳。這股無法忽視的女性力量,絕對讓觀者刮目相看。

報道:陳炟諭
ADVERTISEMENT
巾幗的魅力與風采,絲毫不遜於專業或青年鼓隊!一群由婦女所組成的二十四節令鼓隊,每當手握鼓棒擊鼓的那刻起,不僅展現出相互應和的節奏,默契十足的走位和舞臺演出;震撼人心的鼓聲更不絕於耳。這股無法忽視的女性力量,絕對讓觀者刮目相看。
當年一場表演活動,原本是合唱團的團員,為了讓演出增添更多舞臺元素,學習了二十四節令鼓,沒料到這段“緣分”,卻開啟了巴生福建會館成立婦女團二十四節令鼓隊。
走過14年載,該會館的婦女團二十四節令鼓隊從曾經的低潮期十多人,如今已壯大成90人組成的鼓隊;也是全巴生社團組織中,目前唯一的女性二十四鼓節令鼓隊。
普通会员 | VIP![]() |
VVIP | |
---|---|---|---|
星洲网平台内容 | |||
星洲公开活动 | |||
礼品/优惠 | |||
会员文 | |||
VIP文 | |||
特邀活动/特级优惠 | |||
电子报(全国11份地方版) | |||
报纸 | |||
葉金花:學了不想放棄 成立鼓隊
巴生福建會館婦女組組長葉金花向《星洲人VIP》指出,該會館婦女組合唱團於2009年當年因要參與一場演出,有些團員就想出打鼓結合演出,結果她就與幾名團員開始學習二十四節令鼓。
她說,福建會館二十四節令鼓隊早在1995年就成立,會館當時已有非常專業的鼓隊,在教練的指導下,她與幾名成員很快就上手,並且成功演出。
她指出,既然學了就不想放棄,因此她就大膽地請示董事部和教練,有意成立婦女團的二十四節令鼓隊。
“二十四節令鼓隊原本是由青年團負責,我們婦女組就請示願意扛起責任,而董事部當時也非常鼓勵和支持我們;婦女團的二十四節令鼓隊,最終於2010年初正式成立。”
一度剩逾10人陷低潮期
葉金花指出,成立初期的鼓隊成員大約有20人,但一些隊員隨著年齡增長、健康問題而陸續退出;鼓隊曾一度陷入只剩下10餘人的低潮期。
不過,她說,雖然隊員少了,但剩下的“老將”都不願放棄,也不曾有解散的鼓隊的念頭;相反的,隊員還將家中的小孩帶來一起組隊打鼓。
“我當時就將還在青年團的女兒和孫女招來打鼓,甚至我們還曾一起出隊打鼓;沒料到,竟頗受歡迎,尤其老中青三代同堂打鼓,成為了媒體的‘焦點’。”
做足準備爭取出隊演出
葉金花坦言,作為最資深的隊員,亦是婦女團組長,她對隊員的要求都非常嚴格,必須遵從教練指導,練習時要認真,確保做好準備,才允許出隊演出。
她說,該會館如今擁有互鼓團(教練團)、少年團及婦女團二十四令鼓隊,有時演出都需要爭取機會;但只要婦女團做足準備,她必定極力爭取出隊。
“我們的鼓隊曾受邀到大馬婦女節、華總及許多節令鼓交流營等交流,甚至還曾配合電視臺一起拍攝電視節目。”

女性打鼓,會不會顯得柔弱,力量不足?對此,葉金花直指,儘管隊員多數是年長的婦女,相比男性或青少年,婦女團打鼓的節奏也相對較慢;但在專注、認真及力度上,不會有太大落差。況且,她一直強調,鼓隊是一體的,只要一個人不配合,就不用出隊。因此,婦女團成立以來都非常認真,沒有辜負過董事部。
葉金花打趣地說,婦女團偶爾也會嘗試“難度”打鼓,雖未能做得媲美教練團,但起碼“姿勢”都有模有樣了。
許羅尹:見證鼓隊成立經歷挑戰
婦女團二十四節令鼓主任拿汀許羅尹則表示,她與葉金花都是最資深的隊員,從鼓隊創立迄今,見證了鼓隊一路走來的經歷和挑戰。
她依稀記得,當年成立鼓隊後,第一次在會館會慶上演出,每名隊員緊張之餘,也十分興奮,表演結束後大獲好評。

她說,鼓隊成立14年來,也來去不少隊員,招收過好多次的隊員,尤其於2022和2023年,許多婦女觀賞婦女團節令鼓隊的演出後,紛紛詢問報名。所以,這兩次的開放報名,隊員從20人一路增至90人之多。
她指出,隊員的年齡從20多歲至74歲,惟以年長婦女居多,主要他們比年輕人有空閒時間練習。
每週風雨不改訓練
“鼓隊幾乎每週都風雨不改地前來訓練,除非遇上會館有宴會,或在新年前夕就會暫時放假,等到元宵後,才恢復訓練。”
許羅尹指出,許多隊員都熱愛打鼓,甚至有隊員受傷動手術正康復中,即使不能打鼓,但每週還是一起參與練習、觀摩,記熟鼓譜及走位。

她說,在冠病疫情期間,即使當時無法進行實體訓練,但鼓隊依然透過線上視訊方式,堅持練鼓。
“由於家裡沒有鼓,隊員只能拿枕頭或臉盆來練習,教練會從中觀察,糾正我們的問題。這段線上訓練長達半年,隊員從不喊苦或累,反而感恩還能繼續練鼓。”
王志豪:婦女隊員認真學習練習
巴生福建會館二十四節令鼓隊總教練王志豪受訪時說,要指導婦女團節令鼓隊確實要有耐心,畢竟許多是年長婦女,但隊員都很認真地學習、練習。
他說,婦女隊員主要是面對記性不好問題,因此許多隊員都會寫下鼓譜,反覆練習;甚至教練也會拍攝影片,糾正他們的毛病。

不過,他指出,隊員之間也會互相鼓勵,有時跟不上節奏或鼓譜,隊員就會互相指導和打氣。
“不過,婦女團隊員磨合地相對不錯,甚至教練給予一些高難度動作時,大家也不會排斥地訓練。”
訓練前要求跑步練體力
王志豪指出,打鼓確實也需要一定的體力,所以每次訓練前都會要求隊員跑步,訓練體力。
他說,鼓隊的演出真正反映出“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一幕,隊員每次訓練都要1小時30分鐘,而且還得自行搬鼓。
“雖然隊員都是婦女,但大家都得搬鼓,不過一個鼓約20公斤,因此大多數都兩人一起扛。”
他補充,每當要有演出時,鼓隊都會展開密集地訓練;欣慰的是,每次演出都十分完美。

鼓隊籌劃3隊聯合演出
配合巴生福建會館於今年慶祝120週年,王志豪率先透露,鼓隊正籌劃3隊聯合演出,包括可能出動120個鼓,讓互鼓團、婦女團及少年團聯手合作打鼓。
他說,儘管過去曾跨舞臺合作打鼓,但出動的鼓並沒那麼多;這次要出動超過100個鼓,肯定是極大挑戰。
他不諱言,每支隊伍的節奏、力度及默契都不一樣,因此還需再琢磨和訓練,以期達到一致協調性的近乎完美境界;但他相信,這應該不成問題。
“屆時,演出肯定令人驚喜、吸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