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2日訊)以方言為媒介語,來個不一樣的講故事比賽,讓年輕一輩有平臺接觸及掌握方言!
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今日舉辦“第一屆全國中學生漢語方言講故事比賽”,來自全國各地的15位晉級決賽參賽者,在臺上輪番以方言如粵語、潮州語、福建語、客家語在臺上講故事,展現方言的魅力及特色。
ADVERTISEMENT
經過競爭激烈的比拼後,冠軍最終花落來自雪隆的葉愷妮(16歲),她是以粵語及客家語講述曾翎龍散文《丼》。
她在賽後受訪時,她在日常生活中偶爾會在家裡說粵語,而在準備比賽的期間,她也會多加練習說粵語,父母也會改正她說得不自然的粵語。
她說,本身對方言頗有興趣,不過環境限制掌握方言的機會,即她只能在家裡說方言,在朋友圈裡則是甚少有機會說。因此,她非常感激該比賽給予平臺讓她接觸及展現方言。
提供展示語言才華平臺
上述比賽今日在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展開,旨在提升中學生對漢語方言的使用與興趣、提供學生展示語言才華的平臺、推廣、傳承及發展漢語方言。
主辦方早前已展開初賽比拼,獲得6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參與,他們在主辦方所提供的12篇馬華文學作品節選中,選擇一篇或自選其他文本,錄製一分鐘視頻參賽。最終,其中15名參賽者脫穎而出,晉級決賽。
在今日展開的決賽上,評審是吳小蘭、陳詩蓉、葉佩詩、郭紫薇及潘碧絲,評分標準涵蓋語音、創意、流暢度、儀態5個項目。
在比賽進行時,主辦方也在現場的熒幕上展示參賽者的講稿,讓現場觀眾能一邊聆聽參賽者所講的方言,一邊對照熒幕上的講稿,以瞭解有關方言。
黃子堅:傅承祖先方言文化
馬來亞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拿督黃子堅教授為該項比賽致歡迎詞時說,上述講故事比賽是一項很難得的活動,在學校提倡講方言的活動跟他所記得華文運動的“不可講方言”年代大有不同。
“當然,我們不提倡到回以方言授課的日子,可是方言也在馬來西亞面對著消失的危機。”
他說,如今有很多語言傳家都在拯救一些將失去的語言或方言,而該講故事比賽可能還不算是拯救方言活動,但是該比賽帶著很深的意義,是一項保持馬來西亞華人方言的傅統,傅承祖先的文化。
楊迎楹:把方言帶進課堂
“第一屆全國中學生漢語方言講故事比賽”是馬來亞大學中文系舉辦的第一屆漢語方言節活動之一。漢語方言節的其他活動還包括漢語方言展覽、表演嘉賓乙狼、張盛德帶來福建話創作朗誦與演唱。
第一屆漢語方言節籌委會主席楊迎楹指出,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各籍貫會館一直在推廣方言,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主辦這項活動實屬罕見,而促成這比賽的誕生的原因,主要與馬大中文系新開設的“漢語方言學”課有關。
“我們瞭解到漢語方言正在進入一個需要記錄和保存的時期,大家都已意識到它快要消失,因此我們開設了一門漢語方言學課,學生除了學習與方言學相關的學科知識,也和社會做鏈接。這次正好得到馬來亞大學一個教學強化研究補助(TERG)項目的支持,促成了這個比賽。”
也是馬來亞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的她說,他們想把方言帶進課堂,並且也想把方言帶回到社會,因此今日除了有漢語方言講故事比賽,還有方言展覽和方言表演的展開。
她提及,其實傳承方言這件事很簡單,就是多講,好比家長和孩子說、和朋友說,而現在很多學校對方言也採取開放態度。
“我們可以從諺語、歌謠開始,說說故事,唱方言歌,看地方戲。”
她指出,近年來很多學校對方言都已經採取開放態度,不少民間團體也將方言融入各種表演、而電臺、電視臺創辦的方言文化欄目、拍攝的方言劇也很受歡迎。相信如果各方共同努力,一些大方言得到傳承是完全可能的。
出席者包括馬大中文系主任潘碧華副教授。
第一屆全國中學生漢語方言講故事比賽得獎名單
獎項 | 學生 | 學校 |
冠軍 | 葉愷妮 | 斯里伯樂中學 |
亞軍 | 朱凱煊 | 尊孔獨立中學 |
季軍 | 周靚瑜 | 吉隆坡中華獨立中學 |
優秀獎 | 陳乙卉 | 日新獨立中學 |
陳誼薇 | 吉輦中學 | |
吳康仁 | 日新獨立中學 | |
李芷瑩 | 尊孔獨立中學 | |
黃世桉 | 峇株巴轄高級中學 | |
入圍獎 | 賴妤萱 | 蒲種烏達瑪國中一校 |
林俊熙 | 霹靂班臺育青中學 | |
鍾靖宜 | 巴生光華國民型華文中學 | |
陶博慎 | Kolej PERMATA@Pintar Negara,UKM | |
香奈兒 | 吉隆坡循人中學 | |
李梓韜 | 巴生中華國民型中學 | |
洪健恆 | 興華中學 |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