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雪州卫生和环境事务的行政议员嘉玛莉亚披露,截至今年第45个流行病学周(ME 45),即至本月11日为止,州内的骨痛热症累计病例共有5万零730宗病例,相比起2022年同时期增加了多达63.2%,即1万9652宗病例。
ADVERTISEMENT
她是于今日在州议会的口头问答环节,同时回答由杜顺大州议员拿督佐汉、美丹花园州议员阿菲夫及巴生海峡州议员阿都拉昔提问州内骨痛热症课题时,如是表示。
环境造成病例增加
嘉玛莉亚指出,环境问题是造成骨痛热症的原因之一,除了社区在照顾环境方面缺乏敏感度之外,包括住家后巷的环境卫生情况、非法菜园、空置房屋及空置土地,都是导致骨痛热症病例增加的原因。
她说,州政府对这个威胁人民健康的骨痛热症相当关注,并通过与各机构的合作包括雪州卫生局、各地方政府及县土地局,实施多项措施和举措以减少骨痛热症病例。
她也说,州政府也联合雪州社区卫生志工计划(SUKA)、行为改变沟通计划(COMBI)及“社区健康,国家强盛”计划(KOSPEN)展开一些活动来预防并控制骨痛热症。
4县展开蚊症综合行动
“州政府也从今年开始,于2月20日至3月23日期间,分别在骨痛热症病例最高的4个县,即八打灵、巴生、乌鲁雪兰莪及乌鲁冷岳展开骨痛热症综合行动(OBDS)。”
她指出,通过这项行动,涉及单位携手展开防蚊活动,包括破坏繁殖地、定期杀灭幼虫活动、室外灭蚊持久喷雾(ORS)、ULV喷雾及大扫除活动,以及通过在社区内分发宣传册子和驱虫剂的醒觉活动。
此外,嘉玛莉亚指出,州政府与相关单位也实施其他多项防范运动,其中在骨痛热症行动会议上曾讨论及建议需采取的行动,包括地方领袖如市议员或村长需联同居民一起参与相关活动。
16地点大扫除3700人参与
她说,雪州于今年推出的大型骨痛热症大扫除活动在州内
16地点大扫除获逾3700人参与,认为应该加强社区团体及居民在防范运动所扮演的角色,并提高民众对骨痛热症的认识。
她也说,地方政府方面则展开如消灭后巷黑斑蚊行动、零孑孓行动及在高楼层建筑物安装自动灭蚊喷雾器(Mistaway)等相关灭蚊与防蚊运动。其他的包括实现工作场所、宿舍与学校零黑斑蚊及零骨痛热症计划。
“依据1975年消灭带传染疾病昆虫法令,任何可能成为繁殖蚊虫温床的单位业主可被对付,包括被开除罚单或被勒令关闭,并在无法遵守通知或缴付罚单下,将被采取法律行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