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影14日訊)天然資源、環境和氣候變化部副秘書長拿督莫哈末拉茲夫說,電子垃圾(E-Waste)處理不當,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大,我國也不例外,預料在2025年製造的電子垃圾達28萬5000公噸,然而至目前只成功回收到1%的電子垃圾。
他說,根據聯合國的估計,在2021年,全球每個人製造的電子垃圾是7.6公斤,全球電子垃圾總產量是5740萬噸,這是令人擔心的,因只有17.4%的電子垃圾是通過回收、永續管理或以無害環境管理(ESM)方式來處理。
ADVERTISEMENT
他表示,在我國,為良好管理電子垃圾,已建立全面的電子垃圾管理系統,此外,政府也定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在全國實施電子垃圾回收計劃。
他今日在加影美景坊(Metro Point)為環境局舉辦的2023年電子垃圾回收嘉年華上致開幕詞。
盼社區增電子垃圾回收中心
莫哈末拉茲夫說,上述活動是在2021年開始,至今已在國內進行了701項收集電子垃圾的活動,參與單位包括政府、私人、企業、學校、高等學府和社區,目前成功回收了5307公噸的電子垃圾,為讓民眾參與該活動,環境局已定在2023年回收1500公噸的電子垃圾的目標。
他表示,至今,國內有235個註冊的電子垃圾回收中心和60個回收設施,確保我國的電子垃圾回收工作成功進行,政府希望能夠在社區增加電子垃圾回收中心,方便社區人民把電子垃圾送去該中心。
“感謝地方政府的合作和推動註冊的電子垃圾回收中心,目前由地方政府發展的回收中心有10個,7個在沙巴、2個在霹靂和1個在登嘉樓,希望其他的地方政府能夠設立電子垃圾回收中心,包括雪州。”
環境局:人民對電子垃圾認識較低
環境局總監拿督萬阿都拉迪說,國內目前有235個註冊的電子垃圾回收中心,為方便民眾,該局正努力以增加更多的電子垃圾回收中心。
他表示,希望地方政府、企業、非政府組織、零售商與私人界能夠參與該計劃。
他說,自2014至2022年推出電子垃圾回收計劃以來,僅成功回收了100至2657公噸的電子垃圾,這遠遠比不上預計在2025年,料製造28萬5000公噸的電子垃圾。
“這說明人民對於電子垃圾的認識還是較低,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對於電器和電子產品的使用量如手機和電腦,無形中增加了我國的電子垃圾製造量。”
出席者包括加影市議會主席納斯丁等。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