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那个年代,生活相当艰苦,我们一家人都是住在甘榜的非法木屋区里。简陋的木屋没有水电供应,家里除了基本的日常用品和家具,就没有其它了,甚至连最普遍的娱乐也没有。
对我们而言,收音机和电视机这些电器就犹如“奢侈品”,我们这些穷苦人家根本不配拥有。因为,一家人能三餐温饱已经是我们最卑微的愿望了。
ADVERTISEMENT
当然,要免费娱乐还是有的!在那个年代,要看戏就得等每个月政府部门专程到新村大草场播放露天电影。
免费的东西,谁会错过?大人们纷纷拎着一包瓜子或花生,拿着小凳子便赶去大草场看戏了;而我们小孩则很随性地直接坐在草地上。最开心的,还是偶尔还有免费的美禄喝。
后来,我们搬迁到有电流供应的住宅区里居住,生活才开始多了一丝的色彩。
“来,珍珍,爸爸带你去喝茶!”想看香港连续剧,还可以到茶室边吃边看。这就是所谓的消费式看戏。
如果想免费观看,其实还是有办法的。那就是住在我们新家隔壁的阿姨,家里有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机和录音机。电视机是“来佬货”,非常的新奇,所以吸引不少人到她家去观摩。
到了晚上,她家成了邻居们夜晚娱乐的好去处。阿姨非常好客,不管认识或不认识,都欢迎他们进来。在那个不足20平方米的客厅内可以大概坐10至20人左右。屋内的位子可以说是先到先得,屋里坐满人后,迟来的就只能在屋外站着看。
当年的节目频道选择很少,电视台放什么我们就看什么。虽然觉得很无奈,可是却充满期待。
我还记得,当时印象最深刻的一部香港连续剧就是由刘松仁和汪明荃主演的《京华春梦》。
“如梦人生芳心碎,空对落花我泪垂,为何情缘逝似水,大江去那堪醉…….”当电视主题曲飘出来时,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已经全神贯注投入在其中并跟随着歌词哼唱,等待着激动人心的剧情。
当一集的剧情播放完毕后,再次响起那熟悉的主题曲,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回家的路上,我们更是忍不住边走边讨论刚才的剧情,并且期待着明天的剧情将会演变成如何。
我总觉得以前的电视剧真的很经典,把有钱公子与穷家女的爱情故事演绎的淋漓精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何为“一入豪门深似海”?
在80、90年代,香港电视圈还拍摄许多风靡全球华人市场的经典电视剧,如讲述许文强、丁力与冯程程之间三角爱情故事的《上海滩》、丁有健和丁有康兄弟之间恩怨情仇的《义不容情》,以及拥有丁蟹效应(也称“秋官效应”)的《大时代》。
这种追剧的氛围是彩色电视和现在的液晶平板电视机再也无法呈现的“给力”画面。每当时间一到,大伙们便放下手中的一切,专心地守在电视前,深怕错过任何一幕剧情。
后来,电视机开始走入平民百姓的家里,它不再是“奢侈品”。那一年,父亲为我们家买了第一台18吋屏幕的彩色电视机,最重要的是新电视机不再使用天线接受电视信号,不用再中途爬上屋顶弄天线。
“播了,播了,快来……”电视剧是不等人的,所以每当时间到了,我们都非常紧张。即使手中拿着饭碗也迫不及待走到电视前,因此造就了“电视汁捞饭”的美好时光。
彩色电视机成为了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桥梁,我们的关系也随着这台彩色电视机而变得更亲密。
如今,这种巨大体型的电视机也被社会给淘汰了,随即而来的是液晶平板电视机。就像我家里的那一台长度55吋的液晶平板电视机,就相等于当年3台笨重的18吋屏幕彩色电视机。
尽管现在的电视机更先进化,可守在电视机前的人却越来越少。我很怀念那些年大家挤挤逼逼聚在一起观看连续剧的日子,到处一片热闹欢呼的气氛,这才能真正让我感受到戏里戏外都是满满的人情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