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12日訊)香港心理學博士鍾灼輝分享,“療愈意識+療愈意念=自愈能量”,病者透過意念力量改變生理及修復。
他主持由星洲日報及富貴集團聯辦的《疫情後的人生幸福學》巡迴講座的“自愈奇蹟可以複製”時表示,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療愈,心藥也是另類的安慰劑效應。
ADVERTISEMENT
他說,病者在解讀疾病訊息及源頭後,需清除心理病毒,切斷負能量供應後,就能建立療愈意識及自愈能量調頻。
“只要病者能解讀疾病及清楚心理病毒,會有不藥而癒的奇蹟。”
坐輪椅 以小孩高度看世界
他於2004年的空難事件中,經歷瀕死及自我療愈的過程,當時坐著輪椅的他為醫病散盡積蓄及欠債累累,每天以止痛藥及抗抑鬱藥為伴,累計許多情緒沒有處理,且想要放棄治療及尋死。
他說,行到水窮處,是母親推著他到公園散步,想要打消他尋死的念頭。
“我在公園裡坐著輪椅,反而懂得欣賞大自然的節奏及規律,學會以小孩的高度看世界,以老人的速度過生活。”
他分享,病者的心路歷程中,分為積極抗爭及消極放棄兩種類型,病者會經歷不能接受及不敢面對的過程,同時也會感到憤怒及極度害怕焦慮。
“病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就會出現急病亂投醫的情況,即會尋找另類治療方式。”
他說,他在空難意外出院後,開始尋找及嘗試多種另類治療法,但病情都沒有好轉。
“在那半年前,我每一天的早晚都在尋求另類治療方式,甚至花光積蓄。”
病者須接受事情已發生
他說,當病者的信心及鬥志被痛與失望摧毀時,病者就會出現懷疑、沮喪、放棄、憂鬱症甚至自殺的現象。
“當大家都以為自己只有兩個選擇時,其實我們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接納。”
他補充,病者必須接受已發生的事情,包括生老病死、生命無常、幸運與不幸及接受不完美的身體。
治療心態決定康復速度
“治病先治心,病者的治療心態決定康復速度與機會;如果病者消耗僅存的體力及能量,會延緩他們治療良機。”
他說,病者究竟是要尋找臨床心理學家、輔導師、治療師、西醫或精神科醫生來治療心病?
無論如何,他認為,精神藥物不是一個長久的治療方式,同時也治標不治本。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