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巴生已從當初的一個小鎮轉化成蓬勃發展的城市,但市區一帶仍保留著老建築,如今還存在古色古香的老招牌和屹立不倒的老店鋪。
這些老店都是由不同籍貫華人所經營的傳統行業,如藥行、鏡莊及鐘錶行等,而他們也見證巴生近半世紀的變遷。
ADVERTISEMENT
外界對巴生的印象,不外乎是美食。
實際上,巴生除了美食還有鮮為人知的老行業,本期《老就是寶》列車行駛到巴生北區加埔路的長和有限公司,這間位於巴生北區加埔路的長和有限公司,是雪隆濱海區碩果僅存,售賣漁具用品的老店。
古人常言:“臨河羨魚,不如歸家織網。”想要獲得肥美新鮮的魚,一個適合的捕魚工具必不可少。隨著科技的發展,漁具行業在步入發展的快車道上,面對一次次更新迭代,許多商家紛紛創新出更加便捷、好用的捕魚產品供消費者選擇,但還是有一些店鋪,仍然堅守當年開業的初衷。
然而,在本地擁有逾50年的老字號不多,從事漁具生意的更為少見。長和有限公司第二代掌託人吳錚偉向《大都會》社區報記者表示,該店鋪於1969年創立,迄今已有54年,該店走過半個世紀的風華歲月,頑強抵住時代發展的洪流,仍舊堅守祖業,朝著下一個百年的目標邁進。
吳錚偉:30年代漁業興旺 漁具成必備生產工具
他娓娓道來,上世紀30年代,巴生河是重要運輸水道,同時雪州漁村也有多戶居民從事捕魚業,無形中也促進漁業的發展,捕魚用具需求量也因此增加。
“漁業的興旺,也讓漁具也成為了當時必備的生產工具。”
他指出,巴生與水路有著密切聯繫,比方說,巴生港口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貨運港口,跟全球120個國家有著頻密的貿易往來。此外,巴生河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這條河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早期長和總部在新加坡
他說,早期的長和有限公司總部坐落在新加坡,在雪州濱海區設有4間分行,即檳城、馬六甲、柔佛及巴生,如今長和只剩下巴生這一間分行還在經營。
“早前我的父親在長和公司(柔佛分行)上班,由於工作表現卓越而被升任為經理,但不久後就傳出該公司老闆要將公司脫手的消息,我的父親不忍看著公司落入其他人手中,因此便決定將公司的生意接下來做。”
“我從小對讀書就沒興趣也提不起勁,因此小時候總愛跟在父親身邊,看著父親在店內忙進忙出,興許是從小跟著父親,看著父親如何經營漁具行業,漸漸地我也對這行業產生興趣,後來父親在2015年退休後,我便接手父親的生意至今。”
“從事這一行業,談不上是興趣,就是想要守住父親這一生打拼下來的事業。”
以前店鋪經營各類貿易
吳錚偉指出,以前的店鋪經營各類貿易,如繩索、五金、漁網等批發業務;之後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才銷售漁具產品,包括魚竿、魚漂、釣線、魚鉤、魚餌、座椅、釣箱、尼龍繩及各類繩子等。
“店內除了售賣漁具用品,還有提供編織漁網的服務,以便應顧客的要求編織出他們需要的漁網,同時我們也有修補破爛漁網的服務。”
他表示,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手工工藝被機械生產代替,手工漁網編織也不例外,機器織網的出現,讓傳統的手工編織漁網工藝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老行業與時俱進 也能成新興行業
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時代的進步,促使老行業也必須與時並進,對此吳錚偉認為,只要懂得與時俱進,懂得轉型,即便經濟低迷時期,傳統老行業也能成為新興行業。
他表示,很多人都對於漁具都有刻板印象,認為漁具店內所收買的物品都僅僅只限於捕魚用途,其實不然。
他說,一條繩子、一張漁網可以變化的東西有很多,比如尼龍繩用作補鞋,因此尼龍繩還是有一定的市場,從事手工補鞋的人士就會向他們購買尼龍繩。
他說,一張漁網也不是隻有捕魚的用途而已,漁網也能用於城市的裝飾和美化,因此該店在近年也提供客製化麻繩網編的服務,一些地方發展商,為了美化住宅區的公園,都會向他們訂購客製化的麻繩網編,這也催生了新的市場需求。
“這種客製化麻繩網編就不是機器能做到的,必須使用人工編制,因此店內有數名員工是負責編制麻繩網,以應付市場需求。”
年輕人多不願從事捕魚業
漁船是漁民謀生的工具,在捕魚業蓬勃的時代,漁具行業也曾有過輝煌的時刻。
吳錚偉感慨的說:“早期,雪州有最大海產漁村,很多人從事漁夫行業,但近十多年來,隨著漁業的沒落,從事漁夫的人也越來越少,剩下的漁夫,多數都是家族行業,代代相授。”
“現在不行了,隨著養殖業發達,很多漁民都退休了,年輕一輩大多也都不願意從事這一個行業。”
老行業真的註定將被淘汰嗎?這可不一定。吳錚偉相信每個行業的誕生與凋零都有其社會規律,只要漁具行業能順應時代的需求,從中注入創意元素,漁具行業就不會是黃昏行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