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面食里当之无愧的代表,也是家家户户常见的美食,无论是早餐还是午餐或晚餐,包子都可以成为果腹的绝佳食品,对于老百姓而言是最为经济实惠的平价美食。
ADVERTISEMENT
在这科技化的年代,机器化制作包子,虽然能提高包子的生产量,但却少了双手搓揉面团的“温度”;而今,手工现做现蒸现卖的包子也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多数都不愿意承续,继而让这样充满人情味的包子渐渐失传。
但记忆中的古早味,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冲淡,它依然会在岁月里飘香,就譬如坐落在仁嘉隆新村的洪家手工包坊。
主打现做 现蒸 现卖
拥有44年历史的洪家手工包坊,所售卖的手工包,主打现做、现蒸、现卖,因此洪家制作的包子一直都被当地人赞赏,主要是该手工包的外皮有弹性,包子皮薄馅多吃起来美味可口,齿颊留香。
如今该包坊已是当地家喻户晓的道地美食标志,除了吸引道地人光顾,甚至还吸引远至30公里外的花园区居民前往购买。
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来杯香浓咖啡搭配一个新鲜出炉的包,简直是人间享受,本期的《老就是宝》列车行驶到仁嘉隆新村,向读者介绍充满人情味及古早味的包子。
走入洪家手工包坊,映入眼帘的就是店外两个蒸笼和买包的人潮,店员掀开蒸锅盖,蒸好的包子冒着热腾腾的香气,让人一大早烦躁的心,瞬间平静下来。
洪龙阳:秉持祖传制作手法
洪家手工包坊第三代接班人洪龙阳接受《大都会》社区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世界在变、物价高涨,但他依然秉持祖传制作包子的手法,因此,他们家的包子是天天制作、新鲜出炉,就连馅料也是自制,不假手于人。
正所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洪龙阳表示,为了要改进手工包的特色及保留包子古早味,他每到一个地方访友或旅游时,第一件事就是购买当地的包子品尝,从中参考其馅料和制作方式,力求进步,为的就是创造自己包子的特色。
在不断的求进步之下,目前他的包坊已有11种包,包括传统叉烧包、蜜汁叉烧包、生肉包、肉碎菜包、黄酒鸡包、咖喱鸡包、花生包、豆沙包、椰丝包、斑兰莲蓉包、招牌功夫大包,还有点心糯米鸡及烧卖。
洪家手工包是仁村人自小就熟悉的好滋味,为了保持包子的新鲜度,洪龙阳都会在前一晚备好包子馅料,早上7时员工就会在包坊准备制作各类包子,包子通常要在11时30分才会陆续出炉。
“其实我的大伯才是洪家手工包坊的创始人,之后则由我的四伯接手,但随着四伯年龄渐长,后来则由我接手,而我也成了包坊第三代接班人。”
当年骑脚踏车卖包子
洪龙阳忆述,在70年代,大伯为了谋生,因此便前往巴生向一名包点师傅学做包子,当时大伯是骑着脚踏车四处兜售包子,洪家包坊再由他接手后才有如今的店面。
“大伯的招牌是一辆脚踏车,没有文字,但只要脚车上的大伞打一张开,远近顾客自然就会来脚踏车前向我大伯购买香喷喷的包子。”
询问制作包子的秘方,他说,制作包子的秘方源自大伯,在那个机械还没那么发达的时代,包点制作自然都是纯手工,包括馅料也是大伯一手包办。
早期包子 纯手工制作
他表示,早期的包子,全程都是纯手工制作,包括包子外面的表皮层,单单是揉搓面粉的部分就很耗时了,手工制作包子,5个小时只能制作出200粒包子。
他说,该包坊每一天都制作1000粒包子,星期六、星期日及公共假期时,更是制作出逾1000粒的包子,员工的双手从早到午不歇半刻。
他说,为了加速制作包子的速度,如今揉搓面粉是使用机器取代人工,待面粉搅拌好后,再将面团切块,再把包子馅料加入面团里。
“包坊由我接手后,我也是秉持着大伯遗留下来的秘方制作,从面粉、馅料和制作方法都精益求精,只是为了迎合时代需求,在我接手之后就研发更多不同口味的包子,让民众有更多选择。”
机械无法替代手工制作
洪龙阳坦言,好吃的包子,无论在制作、材料或火候时间非常讲究,虽然当下是科技发达时代,一切工作可由机械代替人工,材料也能融合化学成份,但口感及味道永远不比手工制作的新鲜包子来得好。
“现今市面上很多包点师傅,为了提高生产量,不惜利用化学酵母加速发酵时间,虽然现今科技发达,一切工序都可以利用机械、化学物却品来增加生产量。
“不过,这些融合化学成分材料,制作出来的口感、味道远远不及手工制作来得新鲜好吃和美味,这是无法替代的人工成果,最重要的是吃得更健康和安心。”
与此同时,对于选购材料方面,他也特别讲究,尤其生肉必须要新鲜,为此他坚持选用新鲜的猪肉,作为当天制作生肉包的馅料,绝不留隔夜。
依足秘方保存古早味
看似普通的传统手工包,里头蕴藏的是小时候的味道和记忆,尤其在这追求“速食文化”的时代,发挥创新的同时还能保留传统的味道,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自洪龙阳接手以来,依足大伯秘方做包子,保存古早味。
“我们要让食客,尤其是那些曾品尝大伯亲手制包子的长者回味古早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