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都市动态

发布: 4:43pm 23/03/2023

筹款

星洲日报基金会

黑色素瘤

筹款

星洲日报基金会

黑色素瘤

皮膚癌擴散快需速治療 葉家樂要籌15萬醫藥費

报道/陈佩莉
摄影/陈世伟
大都会/ME02头/星洲基金会筹款
葉家樂表示,由於腫瘤粘連在眼睛處,開刀移除對眼睛有一定的風險,同時目前在曬到太陽下也會感到疼痛。

(吉隆坡23日訊)惡疾在毫無預警下來襲,不僅打亂了他原有的生活,還需面對大的醫藥費壓力。

來自吉隆坡增江的葉家樂(Yap Kah Lok,49歲)被診斷患上癌,一種很危險且擴散速度快的皮膚癌,急需儘快進行相關治療,避免癌細胞繼續擴散。

ADVERTISEMENT

醫生建議這種癌症需要免疫自療法(Immunotherapy),一次的療法費用需要1萬8000令吉,並最少要做6次,其中還沒有包括化療和其他的費用,同時政府也沒有提供津貼給這種療法。

葉家樂為一名維修手錶員,與46歲的太太柯淑儀育有3名孩子,分別是葉向洋、葉延森和幼子葉勝軒;其中大兒子仍在大學唸書,小兒子則剛考完大馬教育文憑(SPM),等待升學,目前家裡經濟能力有限,更別說承擔一筆龐大的醫藥費。

星洲日報基金會在接獲葉家的求助下,經過家訪及瞭解情況後,也決定為其籌募共15萬令吉的醫藥費,助他度過這次難關。

眼睛不適檢查發現腫瘤

葉家樂是於年初時因身體不妥,經過一連串的檢查後才診斷出癌症。

他說,當時他的左眼突然無故流眼淚,經過兩個星期時間仍未有好轉,甚至眼睛還腫了一些,讓他決定看醫生進行檢查;他一開始只是到普通診所就醫,但情況沒有任何改善,察覺不妥下就去了專科進行檢查。

他說,耳鼻喉專科的醫生在看診後,馬上為他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並發現有一個腫瘤並蔓延至眼睛,以致他出現流眼淚及腫脹的情況。醫生髮現腫瘤長在眼睛和鼻子,並已擴散。

粘連眼睛無法完全切除

“醫生安排我隔天立刻開刀,以切除腫瘤進行化驗。第一次化驗出來並不確定是什麼,後來在更深入化驗下,確定是黑色素瘤,屬於皮膚癌的一種。”

他補充,由於腫瘤已有部分粘連著眼睛,在這次開刀並無法完全切除。

葉家樂當時是在吉隆坡同善醫院進行治療,當時花了共1萬8000令吉。其後,醫生寫信將他轉介到吉隆坡中央醫院,後來他再轉到馬大醫院進行治療。

大都会/ME02头/星洲基金会筹款
葉家樂(左)在得知患病時一度無法接受,所幸這段期間獲得柯淑怡與孩子們的支持。
醫生建議2治療方法

他透露,根據目前在馬大的主治醫生建議的治療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治療方式為先開刀,但眼睛也無法保住,而另一種則是先進行治療,若腫瘤有離開眼睛較遠的距離,即可開刀進行切除及餘下的治療,惟沒有第一種方法安全,無法保證黑色素瘤是否會殘留在眼睛。

無論如何,他說,由於黑色素瘤散播率很快,醫生表示治療不能再拖,需要儘快進行,否則在癌細胞擴散到腦部就會很危險。

他也說,目前身體並不會特別感到不舒服,只是其左邊面頰即眼睛周圍較為敏感,在曬到陽光會感到剌痛不舒服。

柯淑儀:盼夫儘快捱過難關

身為一家之主的葉家樂在患病後,太太與孩子都感到很擔心,同時也希望他能儘快捱過這關,身體趕快好起來。

太太柯淑儀也說,其實葉家樂本身對於自己患病也是很難接受,主要是因為他一直以來都很注重健康,平日不僅是保持運動且吃得清淡,更是很少生病。

“我們沒有家族遺傳,家裡都沒有任何人曾經患過癌症,在得知消息是真的感到晴天霹靂。”

她也說,丈夫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接受事實,如今一家人都希望能獲得大眾的協助,讓他儘快完成治療及趕快好起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