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撓21日訊)少婦久病癱瘓在床兩年,丈夫已失蹤一年半,對年僅6歲的親生兒子亦是不聞不問,讓退休前任職清潔工人的六旬慈母掏出棺材本,承擔龐大醫藥費和生活開銷而以淚洗臉,守在床畔聲聲呼喚女兒快快好起來。
年僅35歲的少婦劉淑瑜(Liew Sook Yee),在2020年4月26日因久咳半年不愈,前往專科醫院做檢查時突然兩度休克,心臟停頓導致腦部缺氧而變成神志清醒,但四肢難以動彈的“半植物人”,僅能靠喉管一天輸入5次醫用牛奶維持生命。
ADVERTISEMENT
更慘的是原本在新加坡當菜檔助手的覃姓丈夫,在淑瑜發病半年後突然失聯。在此之前他僅是分3次匯2600令吉、2100令吉和1600令吉回馬便人間蒸發,連兒子所發的訊息也是已讀不回,使不忍放棄女兒的閔莉清咬著牙,獨力苦撐近兩年。
星洲日報基金會是於今年1月接獲閔莉清的申請,在經過審核與查實詳情後,議決為劉淑瑜籌措2年共4萬8000令吉的醫療與生活援助金,款項籌足後,會按月發放2000令吉,為他們解困。
母:肺積水延醫加重病情 送院搶救 耗盡儲蓄
喪偶和在雙溪毛糯獨居的閔莉清,在去年11月因頸椎神經受壓,導致手腳麻痺而被迫退休。
她在退休前於甲洞慈濟當兼職清潔工人,月入700令吉。
她在接受訪問時指出,女兒最終被診斷為肺積水,因為延醫太久而出事。
“2019年年杪她便開始咳嗽、身體變得肥腫和食不下咽。曾看了數位西醫和中醫,病情一直是時好時壞,驗過血也查不出病因,而且從來沒有一個醫生提及是肺部積水。”
她補充,在檢查當日,女兒仍不停叫她放心,結果把她送到醫院再趕去工作時,卻接到護士的電話說女兒因休克而病危。女兒在私人醫院搶救了3周,再轉到吉隆坡中央醫院救治一週,花了約12萬令吉的醫藥費,但保險公司只賠了7萬令吉。
“這次事故耗盡了我們的積蓄,在無法承擔醫藥費也無力搬動淑瑜的情況下,我惟有將她轉到萬撓一家有醫療看護的療養院,每月的費用是1600令吉。”

提公積金支付開銷憂無法養老
她指出,女兒賴以維生的奶粉為95令吉一罐,每罐僅能維持3天,而且經銷商指將會漲價。此外,其價值近300令吉喉管也必須每半年更換一次,她必須花數百令吉僱用私人救護車來接送她往返中央醫院換管。
“在女婿突然失蹤的一年多時間,我是提取本身的公積金支付開銷,淑瑜的兒子覃偉升則被送往柔佛讓我的長女詠嫻扶養。”
她說,目前平均每隔3個月便需從公積金提款1萬令吉,如今戶頭所剩無幾,不僅無法養老,更擔心付不出錢女兒會被趕出療養院。
據瞭解,她所提取的金額可讓她每月平均承擔約3300令吉的開支,但在扣除了1600令吉的療養費、1140令吉的奶粉費、140令吉的成人尿片、藥物和住所的水電費約30令吉後,只剩下少於500令吉的飯錢和交通費,必須省衣節食度日。
此外,由於無法負擔每次80令吉的頸椎病治療費,她已暫停醫病,以致病情加劇。

女婿獅城工作突失聯
閔莉清表示,淑瑜和丈夫本同在新加坡工作,但在誕下偉升後因不捨得母子分離,而決定返馬親自扶養孩子。
“她回來後與我同住,在一家公司當客服人員,月入2200令吉。雖然分隔兩地,但她每天都會與丈夫做視頻通話,感情很好,我不知為何女婿會突然失聯。”
她說,曾與親家打聽女婿的下落,被告知他們也毫無頭緒。
“淑瑜雖然無法言語,但一聽見兒子偉升的名字便會情緒激動,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甚至會掉淚。望著女兒臥病不起,我終於明白心如刀割是什麼感覺。如今,我只求能夠籌得足夠的經費支付女兒的療養院費用,讓她有足夠的時候康復起來便已老懷大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