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亞南15日訊)“從別地流向太子園水閘門的洪水,令旁邊的住區頻頻發生水災,我們受夠了!”
沙亞南第25區太子園D區居民申訴,自哥文寧烏達馬通太子園水閘門的大溝於2016年建成,就令毗鄰水門的該花園常遭池魚之殃,迫使居民為了自救,於2019年成立D區居民協會來保障自身利益和發聲。
ADVERTISEMENT
不過,今年8月20日和11月8日兩度發生水淹入屋的災情,令由三大民族組成的數十名居民再也忍無可忍,憤而召集媒體今早集合在第25/15和25/14路交匯的水閘門旁,召開新聞發佈會陳情。
居民痛斥負責治水和管理水閘門開關的水利灌溉局及地方當局等管理不當,害得居民淪為受害者,促請當局採納建議方案,減緩水災對D區居民帶來的衝擊。
集體簽名呈大臣辦公室 332居民促州政府正視
居協主席安德魯迪西瓦透露,居協較後到沙亞南雪州政府大廈,親自提交集合332名居民的集體簽名予雪州大臣辦公室,要求州政府正視居民困境,好好解決當地始於2019年以來頻頻發生的水災事故。
他形容,當地原是相安無事,但在毗鄰太子園的哥文寧烏達馬於2007年開發為新區後,當局在2016年興建一道把哥文寧烏達馬的排水銜接至太子園水閘門的大溝,居民的夢魘隨之開始。
水閘門大溝頻頻溢出洪水
他坦言,基於從2019年起,從水閘門大溝溢出的洪水,淹入D區花園住家的事故乃不勝枚舉,居民先於2019年10月成立了一個應對水災行動委員會自救,接著於2020年3月正式註冊成為居協。
“在發生2021年12月18日太子園大水災後,當時這裡的水深約2公尺,雙層排屋的一樓全遭沒頂,居協曾求助大馬律師公會尋求對當局採取法律行動,並於今年1月29日見面商討。”
不過,律師公會指在採取訴訟之前,必須要有受認證的技術報告為支持文件。基於居協無法獲得外界幫助,義務準備關於災情的技術報告,使得這項行動胎死腹中。
安德魯提4建議治水 須關閉水閘門出水口
安德魯提出4大建議,當局首先要把哥文寧烏達馬流至太子園水閘門的出水口關閉,再想辦法把前者的排水直接導流入巴生河,才不會讓當地居民淪為受害者,得承受周圍發展的苦果。
“我們不理有關導流工程要如何進行,這是工程部門的職責和範圍。但我們D區居民要求,不該讓我們成為周遭發展代價的受害者。”
他形容,除了哥文寧烏達馬的大量排水,尚包括哥文寧沙亞南大道(LKSA)的排水及另一地的排水,通通是經過太子園水閘門才排入巴生河,可見只要水門的水位一上升、或管理員沒及時抵達開閘洩洪,D區居民便會心慌意亂,浮現許多對水災的心理陰影。
應儘速提升蓄洪池容量
安德魯提出的第2項建議,當局應儘速挖掘和提升位於D區花園附近,太子園唯一的5英畝蓄洪池,以收納更多水量,在雨天發揮更大蓄洪功能。
他表示,一旦蓄洪池因容量有限導致湖水溢出,低窪地勢的太子園布迪曼交通圈首當其衝,繼而輪到D區花園。
水閘門應加派人手輪班
“第三,我們要求水利局加強對水閘門的管理,包括加派人手輪班,因目前只有一名管理員進行人手操作,負責每日漲潮和退潮開關水閘門。”
安德魯形容,每當下雨時,居協或居民必須想盡辦法聯絡管理員趕緊來到打開水閘,讓洪水流入巴生河。但管理員有時姍姍來遲,甚至待下大雨半小時後才來到,此時大溝水位已近乎溢出。”
挖深興都廟第25/7路大溝
“第四,當局需把從太子園興都廟第25/7路,流向水閘門的全長1公里大溝挖深,以容納更多水量,毗鄰溝旁的住戶才能安枕無憂。”
他強調,居協掌握和繪製了從各地流向水閘門的排洪溝和大溝路線圖,可幫助相關部門作為治水規劃,但苦於不是正式的技術報告,所以無法獲得承認。
捷安特星:自動感應器失靈? 水閘門仍需人手開啟
居協執委捷安特星告訴記者,州政府說法是水閘門安裝了自動感應器,可在偵測到水位高漲至一定水平時,自動開啟抽水泵,就算巴生河漲潮亦能把雨水抽排出去;但根據11月8日的災情來看,當時仍需管理員趕到進行人手開啟水門的操作。
他說,當局也安裝了另一個可發出警報的水位感應器,據說當水位超過1.2公尺,會發出第一聲警報、超過3公尺的危險水位,就會不斷髮出警報聲提醒居民立即疏散。
“另一個能自動開啟水閘門的簇新感應器,是在前幾天才安裝完畢的,相信目前仍處於測試用途。”
他透露,太子園一共有4個水位偵測警報器,分別安裝在水閘門、蓄洪池、本地人俗稱的“小交通圈”和BHP油站附近。
羅斯娜:500住戶恐懼下雨
居協秘書羅斯娜感嘆,D區花園居民面對頻密發生的水災,就像吃飯那樣平常。當地全由本地三大民族組成的500戶住家,這幾年來總是對一下雨就產生恐懼和陰影,不知如何是好。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