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生22日讯)巴生中路谢凤园将在近期展开3项防洪工程,包括兴建滞洪池和加宽排洪沟,并且还会衔接原有两座防洪池,以承载更大水量,一旦竣工,该花园就有望摆脱困扰居民约15年之久的淹水梦魇!
为了让当地居民了解工程进展,巴生市议会于今早在谢凤园举行一场汇报会,并由负责该区的市议员刘贵城、巴生市议会工程小组主任赞里亲自到场为居民进行汇报。
ADVERTISEMENT
刘贵城:草场改建“干性滞洪池”
刘贵城在汇报会上表示,市议会了解到谢凤园的水灾已困扰居民长达15年之久,所以一直都在设法改善当地水患问题。
他说,经市议会工程小组研究后,并获大多数居民同意下,决定把当地的一座草场改建为“干性滞洪池”,并且还会加宽该花园的防洪沟。
他指出,由于该花园长期面对水灾,所以居民基本上都同意将草场改建为滞洪池。
“市议会将在滞洪池周围兴建1公尺高的围篱,并且将草场挖深3到4呎深,以承载水量,市议会之所以没挖得太深,是为免滞洪池养蚊或生杂草。”
他补充,尽管草场将改建成滞洪池,但附近还有篮球场等场地可供居民运动。

防洪沟提升至12呎宽
刘贵城指出,谢凤园有一条主要排水大沟,为了让沟渠承载更大水量,市议会也将提升为防洪沟,从6呎宽加倍,提升至12呎宽。
“提升为防洪沟后会引发安全问题,因此市议会也将兴建5呎高的栏杆。”
他说,市议会斥资192万令吉进行这两项防洪工程,预计耗16个月完工,其中滞洪池需要3或4个月完成,防洪沟提升工程也需要6或7个月时间。
他指出,谢凤园后方的2座防洪池,当局为了让防洪池能承载更庞大容量,轻快铁公司承包商将负责将2座防洪池衔接起来,预计11月就能动工。
将水排向中路大巴刹处防洪沟
“由于谢凤园后方是沙巴杜大道,地势比较高,排水都会顺势流向谢凤园。一旦防洪池衔接起来后,就能直接将洪水排向中路大巴刹那一带的防洪沟,纾解该花园的沟渠负荷量。”
他也补充,市议会也将在谢凤园后方沟渠兴建1呎高墙壁,以阻挡沟渠满载溢水流向该花园。
刘贵城直言,市议会相信一旦这3项工程竣工,谢凤园175户商民都有望摆脱缠绕了15年的淹水梦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