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身的制衣厂,到后来开设批发时装店,从国外引进女性时装服饰,再到如今的创立品牌,美凤时装贸易这39年不断顺应潮流趋势,优化经营模式,致力发展及推动女性时装批发事业。
上述这家时装批发店坐落在吉隆坡何清园,是以批发的形式供应女性时装服饰给本地零售商,以上架到市场上销售;该店批发的服饰,目标顾客群定位在30至80岁的女性。
ADVERTISEMENT
值得一提的是,美凤服装贸易在2008年开创名为“Venus”的女性时装服饰品牌,通过在中国的外包工厂生产Venus品牌服饰,引进我国市场,开拓营业版图。
黄佩云:从制衣厂转型批发店
本期的《老就是宝》来到美凤服装贸易,获得该店掌舵人黄佩云(59岁)及陈永德(64岁)分享该店的由来及发展故事。
该店由黄佩云的母亲吴美曼于1983年创办,迄今已迈入第三十九个年头,明年则迎来开业40周年。吴美曼于2004年步入退休生活,该店自当时起正式由黄佩云接手经营,这也意味着,美凤时装贸易已迈入第二代掌舵人经营的时代。
提及这家时装批发店的由来,得从吴美曼当年经营制衣厂的故事说起。原来,在70年代还未开设批发店之前,吴美曼在柔佛峇株巴辖经营制衣工厂,生产服饰。直到80年代,制衣工厂转型,改为时装批发的经营模式,这也造就美凤服装贸易的诞生。
黄佩云说,80年代时期进口服装领域蓬勃发展,在本地非常吃香,也贴近潮流,令服装行业充满美好的前景,因此母亲便有了让制衣厂转型的念头。
她说,进口时装带着“外国货”的光环,服饰款式多,选择多样化,这些因素使得进口时装受到本地顾客的青睐。
“再来,当时的工业并不好做,在管理工厂及人力资源方面不容易打理。因此,我们何不尝试经营进口服装生意,即到国外如香港及台湾等地选购服装,再引进我国,批发给本地的市场。”
考量上述的因素后,吴美曼与家人便在1983年从峇株巴辖北上,来到吉隆坡何清园,在现址开设美凤服装贸易。
何清园首家批发进口时装门市
黄佩云说,当年之所以选择在何清园开设时装批发店,是因为当地的地理位置优越,是吉隆坡的市中心,附近一带设有服装及物流等的工业,非常适合发展相关业务。
她还记得,当年到来何清园开业时,美凤服装贸易正是当地首家批发进口时装的门市商家。
美凤服装贸易在当年开设两年后,业务发展稳定,吴美曼当时也结束峇株巴辖制衣厂的运营,全力专注在何清园的时装批发店生意。
每月到国外考察采购
身为时装批发商,他们每月会固定到国外考察及采购,其中他们从早期到香港、台湾及泰国,再到如今前往韩国及中国,了解时装服饰时下的品味及设计,洞察市场,增进行业的见解。
当年转型成为进口时装批发商时,黄佩云及陈永德年约20岁出头,夫妻俩就在店里协助打理业务,也跟在母亲吴美曼的身边学习,甚至也会随同出国采购服饰。
黄佩云及陈永德指出,该店所批发的时装服饰在全马市场涉略庞大,供应的对象包括本地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还有商业区里的零售时装店等。
值得一提的是,美凤时装贸易也打入早夜市的市场。他们说,不少早市巴刹及夜市的小贩及商家会向美凤时装贸易拿货,以放在档口销售,这也为该店觅得另一个商机。
靠早夜市市场撑过金融风暴
黄佩云及陈永德娓娓道来,与百货公司所交易是以赊销的方式进行,即在供应时装服饰货后的6个月,他们才有收入进账,而在这类的交易模式下,店里的现金流量非常慢。
他们说,反观,早夜市的市场较为好做,因为早夜市小贩“天天补货”,拿货时是即时付款,这类的交易模式加快店里的现金流量。
陈永德也说,1998年时亚洲爆发金融风暴,所幸有赖于早夜市市场的支持,他们才能在当年的金融危机中撑得过来,继续运作营业。
时装领域竞争大 眼光要准
科技日新月异,网路时代崛起,造就市场五花八门,其中时装领域更是千变万化,询及美凤服装贸易是如何在这百花争艳的大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时,黄佩云毫不犹豫地道出——“眼光要准”。
她表示,在出国采购服饰时,必须具备准确的眼光来下手订货,否则迟了下订引进我国,市场的竞争就会越来越大。
她坦言,如今航空交通发达,在有廉价航班时,一些服饰业的商家也会“身兼”批发商一职,到国外引进服饰,这多少也对本是批发商的他们带来影响。也因如此,这也促使他们较后自行推出Venus牌子的服饰,以自创牌子打入本地市场。
疫情影响 线上处理业务
近2年来爆发的冠病疫情对各行各业带来影响,其中时装批发业也遭遇致命一击。无奈的是,今年遇上百物涨价潮的夹攻,令本已露出复苏曙光的时装批发行业打回原形。
黄佩云说,受到冠病疫情的影响,加上中国入境措施的落实,目前她还未能像以往那样,前往中国的工厂视察服装样板等的业务,目前一切事务皆是通过邮寄及线上的方式来处理。
黄佩云说,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服饰货品在运输方面也变得缓慢,这2年来美凤时装贸易的生意受到40%的影响,目前时装批发领域还未回到疫情前的行情。
她说,无论如何,早前本地迈入地方性流行病阶段,批发时装业稍有复苏的现象,露出微微曙光;不过,今年中的通货膨胀效应立竿见影,令这行业打回原形,遭遇重挫。
涨价潮改变消费观
黄佩云及陈永德说,百物涨价潮导致人们改变消费观,服饰如今已不在民众首选的消费行列中,这促使服饰零售商的业绩难以回温,并连带影响批发商的生意。
“大家改为减少购买服饰,以腾出一笔开销,来填饱肚子。”
“后起之秀”直播推销服饰
无论如何,令他们感概的是,这2年多来各种原因重击服饰业,不过有赖于网络的助攻,服饰行业才能撑得下去。
黄佩云说,在前2年相关的防疫措施下,本地的服饰店门市不获准营业,当时商家改为通过网络销售服饰。
“因此,我们还可看到有小部分的服饰货物流动及出货,批发商及零售商才不至于出现沉寂不动的状态。”
黄佩云说,如今服饰行业在零售方面迎来“后起之秀”,即由一班年轻一辈透过网络直播等的方式来推销服饰,进而带动批发商的运营。
她提及,也因疫情等的影响,如今在进行交易时,服饰批发商也改为线上让零售商看样板及选货等的模式,一切的业务都以网络展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