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
发布: 6:00pm 04/08/2022

茨厂街

老店

鞋子

老就是宝

茨厂街

老店

鞋子

老就是宝

老就是寶 | 製鞋業衰退供應補鞋匠原料 聯華皮料轉型求存

报道:庄舜婷
摄影:黄安健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位於茨廠街尾的聯華皮料貿易公司,從1960年屹立至今,除了見證茨廠街的時代蛻變,也經歷製鞋行業的變遷。

手工製作一雙鞋並不簡單,除了考驗鞋匠的手藝和功夫,原料更是製鞋的至關重要元素。

我國的製鞋業曾盛行一時,鞋匠及鞋廠依賴著皮料店供應原料,惟隨著我國的製鞋業衰退,皮料店也逐漸轉型,轉向供應原料給補鞋匠。

ADVERTISEMENT

同樣是依靠手工的補鞋行業,其實也並不容易。我們常常看到商業區五腳基坐著的補鞋匠,以流動方式為顧客提供補鞋服務的他們也需要憑著經驗和手藝來補鞋。

百年曆史招牌 鎮店古董

本期《老就是寶》來到位於茨廠街尾的聯華皮料貿易公司,其實這是一間鞋子原料用品店,從1960年屹立在茨廠街至今,除了見證茨廠街的時代蛻變,也經歷製鞋行業的變遷。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外頭招牌寫著“聯華皮料貿易公司”,但往內仔細一看,另掛有一幅殘舊木製的招牌,寫著“永華公司”。這幅至今已有百年曆史的招牌也成為該店的古董。

據瞭解,永華公司在百年前是一間腳車店,在永華公司停業後,店面就一分為二,聯華租下半間店做鞋子皮料,另半間則是摩托車店,後來摩托車店搬離,聯華就租下整間店面。

如今永華公司的招牌依然高掛,成了店面的一部分,見證這間店的歷史。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聯華皮料店售賣各式製鞋及補鞋的原料及工具,如皮革、膠片、鞋底、鞋跟等,一應俱全。
何成基:屹立茨廠街62年

聯華皮料店第二代掌舵人何成基受訪時指出,父親14歲時就從中國漂洋過海到檳城,與一名股東先在檳城開設皮料店,後來父親在1960年來到吉隆坡開設第二間店,股東經營檳城店,父親則經營吉隆坡店。該店屹立在茨廠街原址至今已有62個年頭。

他表示,在疫情衝擊及第三代不願繼承下,檳城店在去年已經關閉,剩下茨廠街這間。他們仍然守著茨廠街的,目前已由第三代接手。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何成基於17歲時就到店內幫忙,23歲正式接手繼承家業至今,每天風雨不改地在早上6時30分開門做生意。

“那個年代,這裡很多鞋廠,所以我們就開皮料店,供應原料給鞋廠,但如今鞋廠幾乎都關閉,也因為製鞋這行很辛苦,沒有後代繼承。”

他提及,他在1967年17歲時就在店幫忙工作,23歲才正式接手。他有6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大,他與排行第二的弟弟一起繼承父親的家業。

他每天風雨不改在早上6時30分就去開門做生意。該店原本是供應原料給鞋廠貨鞋匠,但如今90%是供給補鞋匠,所幸還有補鞋店和有人在路邊經營補鞋,否則該店也無法生存。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補鞋所需使用的基本工具。
何國樑:主要賣製鞋原料

第三代掌舵人何國樑指出,他從2000年代就開始接手管理,該店主要是售賣原料用作製鞋或手工的行業,尤其是製鞋及補鞋的行業,原料和工具都一應俱全。

他表示,他在20年前接手經營時,該行業前景還樂觀。我國鞋廠在30年前是鼎盛時期,如今鞋廠所剩不多,少到如今幾乎沒有了,他們的生意也越來越差。

他說,本地80%的鞋廠已逐漸關閉,剩餘那些有財力的鞋廠就到中國設廠,或直接向中國進口原料,無需通過他們拿貨,而且也鮮少有年輕人學制鞋,老一代的鞋匠也退休,這一行的前景堪憂。

“不過,我們還是會繼續做下去,視情況順應市場改變及轉型。”

他透露,該店最初是供應原料給鞋廠,之前因為市場上鞋廠減少,才逐漸轉向供應原料給補鞋業。他們必須要轉型才能繼續營業,但如果有製鞋業者來拿貨,還是會繼續供應給他們。

他指出,他們的貨源來自本地居多,這些都是製鞋及補鞋的原料,如皮革、膠片、鞋底及鞋跟等,補鞋匠或業者就會來買材料回去補鞋。

“有時那些在路邊營業的補鞋匠買了材料後,就直接在我們店裝上,我們也會用機器替鞋匠進行最後的打磨步驟,讓不對稱的鞋跟與鞋子可以打磨到好像新鞋一樣;其實製鞋也是一樣。”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聯華皮料店最初是供應鞋子原料給鞋廠或鞋匠,後來則轉型供應原料給補鞋匠及業者。
只賣原料 不搶補鞋生意

何國樑強調,聯華皮料貿易公司只是售賣原料,沒有替人補鞋,因為補鞋是顧客的工作,他們也不想搶顧客的生意。

他也說,他們只做皮批發生意,批貨給那些補鞋業者,並沒有做零售生意,如果有人要買原料回去自己補鞋,該店也無法出售。

“有些顧客在外州,我們就會寄貨給他們,那些經營多年的業者會知道需要哪些原料及尺寸等,他們會先買回去存貨,不必每雙鞋拿來我們店比對,顧客上門就能直接補鞋。”

他表示,除了那些路邊營業的補鞋匠,如果仔細留意,便會發現每間商場都設有補鞋店,有些甚至是高級的補鞋店。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聯華皮料店售賣各式各樣的鞋子原料,包括不同種類及尺寸的鞋底和鞋跟。
補鞋業仍有市場

他指出,如今還是有人會要補鞋,如果他們穿著數千令吉昂貴的鞋子,鞋子壞了就要補,但若是穿數百令吉的鞋,可能就會買過一雙新鞋,這是不同的層次,因此補鞋業還是有市場,但市場不大。

他補充,之前行管令時期不能開門營業,就算開了也沒生意,且商場的補鞋店也不能營業,疫情的非常時期,哪還有人有心情補鞋;在各行業開放營業後,生意也逐漸恢復。

無人繼承 手藝行業悲歌

何國樑表示,我國在70年代還是有純手工製鞋行業,直到90年代開始機器化,主要因為手工製鞋效率太慢了,制一雙鞋需要三四天;手工製鞋的五六個步驟,在機器化後只需一個步驟完成。

“我在10多年前學過手工製鞋,從頭到尾以手工完成一雙鞋子,雖然手工是一門藝術,但在我國鮮少人懂得珍惜,因此手工鞋子也賣不到好價錢,大家會認為我們是‘做鞋佬’而已。”

他指出,很多老鞋匠已經去世,他最後見到的老鞋匠今年也已80多歲了,以前是他們的顧客,但因為該行業無法繼續下去,也後繼無人。

他表示,我國的手工藝品不像其他國家,會有人懂得欣賞,如日本,年輕人也會繼承傳統的製鞋工藝,甚至有20歲的傳統鞋匠,因為他們珍惜傳統;這也是我國手藝行業的悲歌。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補鞋匠在購買鞋子原料後,直接在場補鞋。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補鞋匠在裝上鞋跟後,必須切除多餘的部分。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補鞋匠在裝上鞋跟後,聯華皮料店也替補鞋匠打磨鞋子邊緣。
制鞋业衰退供应补鞋匠原料 联华皮料转型求存
補鞋匠在裝上鞋跟後,聯華皮料也替補鞋匠打磨鞋子邊緣。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