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精彩系列

|
发布: 9:00pm 01/06/2022

路名故事

吴福发

黄梨大王

罐头生产

路名故事

吴福发

黄梨大王

罐头生产

路名故事 | 林德順·吳福發也是黃梨大王

作者:林德顺(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所高级讲师、马大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理事)

本期路名:吳福發路 Jalan Goh Hock Huat(下)

ADVERTISEMENT

前一篇文章談到,作為橡膠大王的吳福發,重點聚焦在1930年之前。1930年後,他的另一盤生意也開始紅火起來,讓他又多一個“大王”稱號,那就是黃梨加工業。

據資料顯示,黃梨在馬來亞進行大規模種植和生產罐頭黃梨始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著名華商陳嘉庚在柔佛多地建立黃梨罐頭廠,也在膠園間種黃梨。商人劉崇漢也說,他於1922年在巴生設黃梨罐頭廠,估計同時也開始種黃梨。奈何,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折損馬來亞經濟,陳嘉庚的公司因欠債不抵資產,被迫變賣產業。其中,1934年他的巴生黃梨罐頭廠沽出,吳福發接手收購。

不過,據西報報道,吳氏早在1931年已經生產罐頭黃梨,公司名為“馬來亞黃梨廠”(Malaya Pineapple Co.)。1935年,有報道稱其黃梨園總面積已達4000千英畝,散佈在巴生市四英里及以外地方,估計是目前巴生公主城(Bandar Puteri)一帶。來自班村四區吾友劉汶來曾告知,他的雙親皆曾為該公司的黃梨園工作,而且有照為證。

(大都會)路名故事:吳福發路(二)
吳福發路位於巴生市區。
黃梨罐頭平均年銷30萬箱

黃梨生產旺季時期,每天清晨會有約20輛羅裡運載黃梨進廠。工廠則有800人全天候輪班工作,平時則300名工人即可。當年吳福發也在黃梨廠附近建造了五、六十間板屋當作工人宿舍。1930年代,吳氏公司的黃梨罐頭年銷量平均高達30萬箱,大部分通過瑞天鹹碼頭出口到西方國家,馬來亞在那個時候已經成為國際品牌,吳氏也被譽為“黃梨大王”。

他在受訪時,還雄心勃勃,希望進一步改良黃梨品質,增加黃梨產量。

(大都會)路名故事:吳福發路(二)
六十年代,班村女工在當今公主城一帶的黃梨園合照。(劉汶來提供)

三十年代末世界局勢不靖,馬來亞華社關心中國抗戰,紛紛出手援助。吳福發當時站在華社領導前線,擔負抗日籌賑會、山東慘案籌賑會等組織領導工作。1940年12月新中國劇團到訪宣傳抗戰,吳福發接待,併發言呼籲巴生華僑捐款,誓要爭取最後勝利。

我在舊報紙網沒有找到他與家人在日據時期的消息。直到1947年1月初才有多家報章報道他逝世的新聞。

《馬來亞論壇報》報道說吳先生因長期病痛,於1月3日傍晚去世,當地人士紛紛前往弔唁,久未見如此熱鬧場面。《海峽時報》1月7日則報道說他去世享壽63歲。14日的報道則提到喪禮在巴生和檳城兩地舉行,可見他與檳城老家還保持聯繫。

(大都會)路名故事:吳福發路(二)
也是黃梨大王的吳福發。
領導抗日遭嚴刑 63歲逝世

馬中商總會長拿督陳友信是巴生人,近期因會館活動與他餐敘聊起吳福發,有幸從他告知,故老相傳吳福發先生因領導抗日,在日據時期遭扣押嚴刑折磨,健康嚴重受損,因此戰後不久即與世長辭。巴生華社有此領導,如今留下路名紀念,值得今人緬懷欽佩。(吳福發篇-完)

(此文改寫自本人論文:《心懷故里,名留地方:三位名留巴生道路的閩商及其認同》、《2021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