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路名:阿瑪拉瑟克拉巷(Lorong Amarasegara)
ADVERTISEMENT
英華校長阿瑪拉
班達馬蘭新村大街的室內巴剎,座落在一條叫“阿瑪拉瑟克拉”(Lorong Amarasegara)的巷口。路的一端銜接班村大街;另一端,則是與巴板路接壤,新裝修的巴剎,就在眼前。
不過,尋遍各方資料,發現巴生縣並沒有Amarasegara這號人物;倒是在一份志期1929年的新聞報道中,一張齊集多名“路名人物”的合照,看到一名Donald Richard Amarasekera(以下簡稱阿瑪拉)太平局紳。
兩個名字,就只差兩個字母,他或是新村巴剎路名所紀念的人物?不過,認識他的生平也無妨。
目前為止,我手頭上有關他最早的兩份記錄,都是1906年的新聞報道,志明他在巴生聯合公會(Klang United Association)擔任義務秘書。這個公會,當時是巴生縣公務員的俱樂部,而第三份記錄則闡明,阿瑪拉先生是巴生英華學校(Klang Anglo-Chinese School)的校長。
遺憾的是,當前的英華學校網頁,遺漏了當年捐款創校的陸佑。不過,回到1907年的學校頒獎日典禮,阿瑪拉校長直接點名,感謝陸佑創校功勞。
阿瑪拉的人生,大概在1910年代產生變化。1914年巴生聯合會改名為雪蘭莪濱海俱樂部(Selangor Coast Club)。1917年他請了長假,卸任俱樂部的義務秘書職,新聞報道俱樂部為他設宴踐行。
我個人推測,他可能在那個時間點辭去校長職,投身私人界。因為接下來的年代,他開始活躍於錫蘭(現稱斯里蘭卡)人社團活動,擔任領導。1924年,他代表巴生錫蘭社團到新加坡迎接錫蘭著名政治家拉馬納登律師,並與他交流。
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泰戈爾到訪馬來亞,阿瑪拉負責巴生區的接待工作。事後,他還捐款贊助泰戈爾創建的大學。1929年,他與吳福發一起受封太平局紳。
那年,有關他的報道集中在各社團公司為他主辦的慶賀宴上。最值得一提的是10月30日,著名橡膠種植公司瑞興隆在自家廠內設宴,慶祝公司董事經理吳福發和秘書阿瑪拉受封。
這則新聞證實他已經在企業界工作,跟吳福發關係良好。他得以受封,肯定是過去出錢出力參與社團領導,支持英殖民政府及雪蘭莪王室所致。
三十年代,阿瑪拉與吳福發被委入潔淨局,為巴生市政如城市規劃、消滅瘧疾、抗經濟蕭條、反牟利等服務到二戰前。1939年,在一次為英殖民政府籌募愛國基金課題上,他發起創辦錫蘭僧伽羅族(Sinhalese)公會,希望跟其他錫蘭族群作區隔。
戰後,與他相關的報道只剩一則,即1948年阿瑪拉太太贊助吉隆坡扶輪社建造度假屋的新聞。我的推測,是戰後不久他已經謝世了。唯一肯定的是,這位阿瑪拉局紳有過不錯的人生。
起初,他是一名高級教育工作者,閒暇參與優雅的俱樂部活動;中期轉進企業界,有好朋友照應,趕上樹膠價格高升的時代,收入不錯,還有餘裕服務社會,過著殖民地時代上流社會的生活。後期,遇上二戰可能比較不幸,估計晚年稍微不好,至少身後還留下大名紀念後世了。
(本文修自今年出版的《班達馬蘭新村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