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冠病疫情目前已進入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階段。
ADVERTISEMENT
疫情期間,僱主被迫採納靈活工作制,改變許多人對工作場所“以辦公室為中心”的刻板看法,並且也意識到許多僱主執行靈活工作制的成功案例。
目前許多僱主持續在實行部分居家或遠程工作,部分時間到辦公室工作的制度。這也就是靈活工作的模式。
我國靈活工作的概念源於冠病大流行期間。由於行管令的執行,許多員工完全或主要是在家工作,疫情好轉後,才逐步返回工作場所。
工作與生活 靈活又平衡
某些層面,這類工作模式並不容易執行,也導致我們錯過與同事面對面集思廣益、慶祝業績達標,與同事的團隊建設活動。
然而,疫情讓我們找到改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機會。雖然說視訊軟體如FaceTime無法取代面談的真實感受,但許多人也發現居家工作也造就更好的工作或生活平衡、提高科技技能和不會影響工作表現。
隨著疫情趨緩,我們是時候設想該回到多少程度的舊方式,以及保留多少現有的新工作方式,就如靈活工作的模式。
重新思考辦公室用途
疫情的趨緩其實也帶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辦公室的用途究竟是什麼,它是否讓員工心甘情願地來到辦公室上班?
其實答案在於員工將他們在辦公室,包括通勤的時間用於什麼。
員工可能認為每天花兩個小時來回工作(尤其是在巴生河流域日益惡化的交通擁堵情況),來到在他們(以及他們周圍的每個同事)安靜地坐在分隔辦公室的辦公室裡工作,跟居家工作並沒兩樣,所以其實沒什麼意義。
當然這必須依據工作的性質,居家或遠程“單獨”工作可能會更好,並將辦公室用於團隊項目、會議或必須合作的工作任務。
續保持社距降成本
由於靈活工作的模式能間接減少辦公室人數,也能實質上讓員工保持社交距離;也能相應地減少辦公桌和隔間,使辦公室空氣流通,並能有更多的會議和合作任務的空間。
去年12月,臉書創辦人馬克扎克伯格將臉書(Facebook)更名為 Meta,本質上是因為他將“元宇宙”(metaverse)的平臺視為公司的未來。
因此,我們看到將虛擬和麵對面交流混合一起工作或社交的趨勢;這也將塑造未來另類的工作模式樣,是讓我們走出實體辦公室文化的過度期。
另一方面,每個僱主在靈活工作模式的安排都會因許多因素而異,如工作性質及組織結構。因此,您可以諮詢勞工律師以決定其模式與策略,並制定有關政策。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