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邦市24日訊)一家主打教育獎學金基金的合作社,以高回酬利率吸引數名家長購買,作為子女的升學教育費;惟在該基金滿期,家長欲提取款項時,卻聯繫不上合作社負責人,數萬令吉的存款也不知何去何從,令他們感到費解。
根據該合作社的網站顯示,該合作社是於1993年成立,並於1994年獲得大馬合作社委員會(SKM)發出營運準證,至今也仍處於運作狀態。
ADVERTISEMENT
數名家長早年透過該合作社的代理購買有關教育基金,為子女的教育經費做規劃,作為日後升學的一筆款項,但該基金滿期後,家長卻分文未得,連母金也拿不回,遂向馬華梳邦區會主席趙啟興投訴及求助。
趙啟興今日連同馬華公民社會運動局主任吳健南律師、馬華梳邦區會服務中心主任兼婦女組主席潘美玲及3名事主召開新聞發佈會,揭發上述事件。
杜雅花:購買2份基金供3萬
事主杜雅花指出,她是於2002年經友人的介紹下,得知該項高回酬的教育基金,並決定為兩名兒子各購買一份,以作為日後升學用途。
她說,她購買的配套是一份1萬5000令吉的教育基金,兩份共3萬令吉;該名合作社的代理僅給予一張證書讓顧客保存。
另一名事主張金桃表示,她於2010年透過該合作社的一名女代理購買一份教育基金,至今已投入4萬2000令吉的款項,而且近期致電該名代理時,對方卻未接電話。
趙啟興:恐引發更多社會問題
趙啟興指出,事主將血汗錢投入該項教育基金,到頭來卻是一場空,母金及利息皆失,令事主陷入血本無歸的窘境。
他說,根據該合作社的會員透露,該合作社的目標群體包括家長,以能獲取豐厚利息的回酬來說服民眾購買該教育基金。
不過,他感嘆,該教育基金滿期後,一旦購買者的子女恰好升上大學,赫然發現無法取回款項,恐怕有者會瞬間精神崩潰。
“如果這筆款項無法拿回,導致子女喪失升學機會,他們可能會埋怨父母;不排除有家長會變賣產業,甚至在逼於無奈下,向大耳窿借貸,屆時將引發更多社會問題。”
他補充,以上投訴的會員僅是冰山一角,許多同樣面臨類似情況的民眾尚未投報,所以盼當局能嚴管合作社,避免引發各種社會問題。
他呼籲民眾勇於揭發類似的案件,讓其他人士提高警惕,以免更多受害者墜入圈套。
潘美玲:受害者可聯繫服務中心
潘美玲說,凡有參與該合作社教育獎學金基金的民眾,可聯繫馬華梳邦區會服務中心,好讓他們收集會員的資料與詳情,並交由吳健南透過法律途徑,為會員討回公道。
她表示,馬華梳邦區會(梳邦再也)服務中心將於每逢星期二晚上9時,讓該合作社的會員登門投訴或詢問詳情,為該合作社的會員提供援助。
來自外坡的會員,可透過WhatsApp(017-330 6616)發送簡訊與潘美玲接洽,或是提供相關資料。
吳健南:仲裁庭宣判須退還費用
吳健南披露,一名合作社的會員早前入稟合作社仲裁庭,要求該合作社償還所有母金及獎學金。
他說,合作社仲裁庭也於今年2月9日宣判,該合作社必須退還會員所繳付的本金及獎學金,但該合作者負責人不滿有關判決,並向高庭提出上述,高庭目前也在審理有關上訴案。
他表示,既然法庭已作出裁決,要求該合作社償還會員的本金及獎學金,所以該合作社被鑑定為合法登記的機構。
“這間合作社聲稱本身陷入財務狀況,無法退還會員所繳付的本金,卻又無法出示財務報告來證實本身的說辭是否屬實及嚴重程度,還是會員的存款遭濫用,無人知曉。”
他坦言,按照《1993年合作社法令》,大馬合作社委員會登記與註冊的合作社,每年必須召開年度會員大會,並向會員公佈財務報告,但該合作社卻未向會員提呈財務報告。
他提及,他將協助受害者致函大馬合作社委員會及企業發展及合作社部(MEDAC),讓有關監管單位徹查該合作社,包括過往的年度財務報告。
他指出,該合作社發給會員的證書及文件,完全沒有附上署名,包括主席及秘書的姓名,其草率的操作令人感到可疑。
合作社素質運作須受監督
他解釋,他也會要求大馬合作社委員會調查與確認該合作社證書所用的字眼,如“保證回酬”等,是否存有誤導性,以及能否使用該字眼。
“根據企業及合作社發展部長丹斯里諾奧馬早前透露,全國有1萬4668間合作社,因此在眾多合作社中,其服務素質及運作方式都必須受到當局的嚴格監督。”
他希望當局能針對該合作社,採取嚴厲及有效的徹查行動,以維持國人對國內合作社運作的信心與廉潔,避免更多民眾淪為受害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