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新冠疫情肆虐將近兩年後的今天,各行各業沉寂已久的商業活動,逐漸開始恢復元氣。
ADVERTISEMENT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卻發現到這個社會其實有了許多改變,要回到從前似乎要更長的時間。
前教育部長馬智裡最近針對教育部長的國會回應,指自去年3月至今年7月,全國約有2萬1000名學生可能因直接或間接與疫情相關理由而輟學。馬智理因而感嘆道:“馬來西亞發生了什麼事?”
再者,亦有許多學院及大學應屆畢業生,正面臨一個“畢業既是失業”的一個窘境。
從前我們常常聽別人說,年輕人的機會是無限的,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從學校畢業後工作的年輕人才是無限的。
當每個人都在沒有辦法找到工作時,機會就大大減少了。
這也導致一個新的社會現象,即畢業生在找不到工作下,轉而當起送餐員。
雖說送餐員是一份正當職業,但這隻能替他們緩解經濟上的負擔和壓力。畢竟,社會要進步和邁向更先進的目標,我們需要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畢業的學生投入社會一同參與建設。
另一方面,我國政府在這個非常時期,經歷了兩次的非選舉的換政府大事;政治人物抗疫的同時也要“抗異”,抗衡執政集團中的異議分子。
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是否能讓人民相信是全力以赴處理疫情事務?
話說回來,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未來的主人翁,若教育的問題不及時正視和處理,我國即將迎來就業市場甚至未來領導人接棒斷層的困境。
教育不是兒戲,是推動國家發展和進步的核心,若國家的教育被搞砸了,也等同國家的未來前路不明朗。
因此,希望我們的政府多花心思在教育這一塊,別再操弄政治手段和權力鬥爭。我們需要在疫後向前邁進,不要把所有責任推卸給冠病疫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