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影16日訊)昨午的大雨導致呀吃14英里新村再度淹水,水位高達2呎,逾10間屋子受影響,村民怨聲載道!
據《大都會》社區報瞭解,這是呀吃14英里新村繼4月份後的另一場嚴重水災;水災發生時,大量的垃圾和雜物也隨水流衝上溝,現場骯髒一片。
ADVERTISEMENT
過去,即使是小雨,若水流無法及時排出後就會從溝裡溢出,不過,昨午的龐大降雨量導致逾10屋子淹水。
呀吃14英里新村有40間屋子,該村一半的屋子過去20年都面對水流襲擊,至今無完善的治水方案,曾一星期淹水四次的村民於4月份拉橫幅表達民怨。

蘇錦德:自行挖出溝內垃圾
村民蘇錦德說,星期三下午的雨量大,屋子淹水外,垃圾和雜物也隨水流衝上溝,水退後,垃圾和雜物滿布。
“為免垃圾堵塞溝渠影響排水,我今早也把大溝內的垃圾挖出,希望政府單位能把溝旁的垃圾清理掉。”
他說,之前他們從溝內把垃圾挖上後,垃圾就堆在溝旁無人清理。
他表示,來自四面八方的水流皆排入新村的大溝,大溝無法負荷排水量,興建防洪池無法解決水災問題。
“為舒緩水流,我曾建議在大路興建暗溝,把上游和大路的水引入警察局後面的冷嶽河,暗溝的興建工程是從大路開始經過呀吃安邦大路的交通燈後,銜接到警察局後面。”

艾德里:要求增加清溝次數
杜順大州議員艾德里受詢時說,之前建議在呀吃14英里新村停車場興建防洪池,經調查,發現該地段為私人地,導致該計劃無法進行。
他表示,他們會另覓政府地興建防洪池,這需要時間,之前因行動管制令,過去2個多月,所有的工作都停止。
他說,有關村民建議的在大路興建暗溝事項,因涉及的道路為聯邦公路,需要公共工程局的批准。
他指出,短期的處理方案是疏通大路旁的水涵,根據公共工程局的處理方案,一年只清兩次的溝渠,已要求增加清溝的次數。
“星期三下午,呀吃14英里和15英里一帶的降雨量是65毫米至66毫米,比平時多,這是導致淹水的原因之一。”
他說,呀吃14英里新村回教堂後面的溝渠,因不能經過私人地,所以只能建到嘛嘛檔前就“卡”住。
水災發生後,村民在星期四(16日)早上把大溝內的泥層挖上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