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華大都市的某個角落裡,有一群人流離失所、三餐不繼,他們以天為被,以地為床,以街頭為家,露宿在熙來攘往的五腳基,或是髒亂的巷子。
ADVERTISEMENT
在疫情重創之下,許多人都受到影響,我們也不難發現流浪者人數隨著疫情的嚴峻而暴增。他們可能是因為失業、經濟問題或是其他因素,被迫露宿街頭。
世界各國都因這場疫情加劇貧富差距,並延伸出貧困者無家可歸的情況,尤其是在大城市,生活水平高,不乏城市貧窮族,更何況是那些失去收入來源的流浪者。
根據民間組織的非正式統計,吉隆坡在過去一年來的確實增加了不少流浪者露宿在街頭,甚至比疫情前多了數倍。
或許有人會問,他們為何不去找份工作,每天等人救濟,等領飯盒?每名流浪者都有各自的故事,正如廣東諺語“有頭髮邊個想做癩痢”,他們也是迫於無奈。
我相信,餐風露宿並非是他們首選的生活方式,他們只不過是走投無路,才不得不加入流浪大軍的一分子。
據友人告知,他日前和團隊接觸及協助一名來自外州的流浪者,經過他們和對方的深入瞭解後,發現流浪者其實並非我們想象中的既定印象。
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想要活得有尊嚴,想要自力更生,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奈何一場無情的疫情讓對方陷入失去收入的困境,加上本身無家人和頑疾纏身,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其實不斷地為流浪者提供飯盒膳食,並非一個根治問題的長遠之計。如今我們開始邁入地方性流行病(Endemic)階段,除了復甦經濟,人民逐漸恢復正常生活,我們也不能忽略社會上還有這個群體,而往往社會的最低下層最為人忽略。
此時政府對於解決冠病疫情一事顯得欲振乏力,更別說會把精力放在解決流浪者的課題上。雖然吉隆坡市政局在今年初為流浪者設立了收容所,但卻流於形式多於實際效應,所帶來的成效並不顯著。
對於疫後的社會重建,這一塊肯定是不好處理的燙手山芋。由衷希望他們能夠走出困境,協助他們融入社會,過著一般人的生活。
(作者為本報記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