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靈再也9日訊)冠病疫情籠罩我國一年多,加上今年初開始,疫情反撲使到冠病確診病例不斷上升,死亡病例更是翻倍,以致政府不得不落實行動管制令和全面封鎖;種種限制措施造成民眾在抗疫期間,難免會因擔心自己染疫、長時間困家裡、擔心疫情惡化、失業、經濟問題等而感到焦慮及壓力。
若不妥善處理,上述情況會導致一個人面對精神健康問題,甚至是萌起自殺念頭。
ADVERTISEMENT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月至12月期間,有1080人企圖自殺,而在去年3月19日至10月30日之間,則有266宗成功自殺的案例。
為此,《大都會》社區報記者電訪精神專科醫生、輔導諮詢服務機構與熱線,以及代議士,以深入瞭解疫情對民眾的精神健康影響。
湯凱欣:過半人民出現精神病症狀
精神專科顧問湯凱欣醫生指出,大馬針對冠病疫情爆發及政府落實行管令,與人民的精神健康進行一項調查研究,發現有超過一半的我國人民出現精神疾病的症狀。
她說,根據數據顯示,我國出現精神疾病症狀的民眾當中,有22%者患有嚴重焦慮症,也有18至26%的女性感到嚴重憂鬱、焦慮及壓力,還有多名35歲以下者存有負面情緒。
她表示,有關數據提及,生活在擁擠的居住環境中,發現有更多住戶易產生憂鬱、焦慮及壓力等精神問題。
確診後患精神病幾率增2倍
湯凱欣披露,美國有一項研究數據顯示,冠病患者在被診斷染疫的3個月後,其患上精神疾病的幾率,是一般人的2倍。
她解釋,另一項數據顯示,有5.8%無精神疾病的冠病患者,在證實染疫後的3個月,首次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的症狀,因此疫情肆虐對大眾構成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她補充,該數據發現,每5名冠病患者中,就有一人患上精神疾病,包括焦慮、憂鬱或失眠。
“根據衛生部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月至12月期間,有1080人企圖自殺;而在去年3月19日至10月30日之間,則有266宗成功自殺的案例。”
她坦言,該項報告顯示,在成功自殺的案例中發現,有25%的死者是面臨欠債、家庭或婚姻問題。
以教育鼓勵接受篩檢治療
湯凱欣說,在冠病疫情及行管令下,民眾感到壓力等精神疾病的症狀分為生理、心理及行為的症狀。
“生理方面,如失眠、食慾下降、心跳加速、呼吸困難、冒汗、面紅耳赤及疲勞等;而心理方面,則是過分擔心、緊張、害怕、心情低落及工作期間專注力下降等。”
她表示,在行為方面,如自我封閉、拒絕與他人聯繫或互動,嚴重甚至會染上吸毒、酗酒、沉迷於網絡賭博、家暴、自殘或自殺行為。
“我們應透過教育鼓勵疑是確診者或確診者接受冠病篩檢或治療,以免有者不願坦誠自己染疫,也不敢接受治療,從而導致病毒的傳播鏈持續擴散。”
精神病症狀涵蓋多層面因素
湯凱欣說,人們出現精神疾病的症狀涵蓋多層面及因素,包括因疫情導致失業或面臨減薪,而陷入經濟困境,常規生活作息被幹擾,害怕被傳染及隔離,而感到無助。
“冠病患者及醫務人員也因遭受歧視,間接引起憂鬱或焦慮等症狀。”
她表示,前線的醫護人員,每日需面對病患死亡的心理壓力,也會造成心情低落、緊繃或擔憂。
她建議民眾在居家作業期間,維持正常的作息,分配好私人與工作時間,同時與家人或室友建立及培養良好的關係,併發掘自己的新興趣及自我增值。
“最重要是找到能讓自己放鬆及紓緩壓力的方式,也避免受假新聞的影響。”
她希望,民眾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並注意飲食、培養運動的資管,與家人及親友保持聯繫,避免自我封閉。
郭思彬:安靜能系望 調適身心
孝恩輔導與諮商部註冊輔導員郭思彬指出,大馬自去年受冠病疫情肆虐至今,或多或少對人們的生活層面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而該部門接獲有關輔導與諮詢電話的數量,也明顯增加。
他說,民眾可透過學習防疫“安心五字訣”,即安、靜、能、系及望,來調適個人的身心發展。
他表示,“安”,促進安全,確保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安全與健康,唯有身理上有足夠的安全,才能處理其他事物。
他坦言,“靜”,平靜與鎮定,隨著疫情升溫,有者會變得焦慮、恐慌、無奈等,但需保持鎮定與平靜,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來紓解不安的情緒。
“國外流行多年的“正念”(Mindfulness)概念,以不批判方式覺察自己心理反應,民眾可從網絡搜索有關練習,學習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藉由該方式讓自己沉靜下來。”
依情緒想法持續深呼吸
郭思彬披露,民眾可使用“正念呼吸法”,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在深呼吸的過程中,把專注力落在自己身上,並依據自己的情緒或想法持續進行深呼吸,以緩解壓力。
他也說,該呼吸法不受環境與空間的限制,也無需耗任何金費,隨時隨處皆可進行。
他提及,“能”,提升效能感。民眾應著重在自己可掌控的事物上,即使在隔離環境中,也應該保持有規律的作息,從中找到自己能掌控或掌握的事物。
他解釋,當人們覺得很多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中,自然就會產生效能感或掌控感。
透過網絡與親友聯繫
他表示,“系”,即聯繫,儘管民眾在隔離期間,或是受行管令的限制,造成彼此無法面對面交流,而缺乏互動,惟大家可透過網絡及通訊設備,與親朋戚友加緊聯繫。
他指出,“望”,勿完全專注在負面的事情。自去年行管令起,本地有許多福利機構或非政府組織提供心理上的諮詢,共同為社會貢獻,讓社會充滿關懷。
密切留意身心狀況
郭思彬建議民眾密切留意及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況,並找出能讓自己放鬆與紓緩緊繃情緒的最佳方法。
他補充,若在居家作業期間,發現自己的脾氣變得異常暴躁、憂鬱、無法專注、體重變化等,應作出調適。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